1.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油价下跌利空化工股-油价跌对化工股影响

输入性通货紧缩 :指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的,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效应———企业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价格下降;币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乱等。

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一些方面:

一是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大量产品销不出去,造成通货紧缩的发生。一些国家的经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的制约,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资减少的制约等负面因素影响,消费物价指数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这也是通货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互为因果。正如一个胃病患者,说自己“消化不良”(需求不足)或“吃得太胀”(供给过剩)是一回事一样。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一直复苏不力,这对依赖美国经济带动的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促使这些国家的通货呈现下降之势。

首先,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油净进口国,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为2.0813亿吨,消费量为5.0738亿吨,出口量仅为92万吨,进口量达到2.8259亿吨,进口依赖程度达到55.7%,国内人均原油消费大概仅为全球人均消费水平的50%左右,随着今后我国原油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也将显著提高。

国际国内原油市场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且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导致国内原油价格及下游能源化工产品价格联动走低,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可能在本月底迎来新定价机制执行以来的首次七连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还对国内物价指数产生较重利空压制作用。

原油价格与国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具有密切的关系。CPI构成中,交通、通讯类消费价格位居第4位,并占据9.95%的权重,而交通消费价格又与原油存在密切的关系。PPI构成中,根据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选取矿产、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产品、化工产品、橡胶产品、建材产品、轻工原料、农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的构成大类。样本的选取充分考虑整体性和代表性,使样本形成的数据能有效代表全国的价格走势。显然PPI与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国内CPI和PPI指数走势产生较强的助跌作用。

其次,原油不但自身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而且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另外还是中下游较多能源化工品种的主要母产品。因此,原油在国内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势必拉低国内整个物价水平,并对国内通货波动产生较重利空作用,使通货形势由膨胀向紧缩转换。

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能源上游生产、供应产业的景气程度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分别导致能源供应产业的利润的增长和缩减。同时,原油价格还与国内中下游能源化工行业的景气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适度上涨,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强,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旺盛,导致能源化工价格涨幅更大;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弱,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能源化工价格跌幅更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也将逐渐过渡至中性偏宽松,以适度增强资金流动性,降低能源化工企业的资金成本,缓解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国内通货紧缩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