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详细讲述一下俄罗斯的经济体系

2.二手面包车大庆市的

3.原油亏了10万是什么意思

4.原油的同位素研究

5.石油生产国的石油政策与法规是什么?

6.国际金融类毕业论文选题理由

详细讲述一下俄罗斯的经济体系

原油价格涨跌因素-原油价格的研究目的是

一 经济增长的现状

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济大致经历了急剧下降和稳定复苏两个阶段,即1991~1998年连续7年的经济衰退和1999年以来连续8

年的恢复性增长,并以年均6.4%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0年以来,俄罗斯经济的出色表现不仅对其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和对外政

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的高度关注。2003年10月,美国高盛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四个新

兴的“经济巨人”,复合成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新词汇———“金砖四国”(BRICs)。2007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

告》,预测200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4.9%;2007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这一预测进行了更新,将世界经济增长率上调至5.2%,主要原因

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包括对俄罗斯经济的乐观估计。因此,不少国际问题专家和国际组织断言,“俄罗斯重新崛起”是必然的,

它将于2028年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并将对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持续增长了8年的俄罗斯经济的现

状。

(一)经济总量指标持续好转,跻身世界十大经济强国的行列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引起综合国力变化的最明显因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综合国力下降的最直接表现和最主要原因便是其经济的“雪崩式”滑坡。20

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为其激进的经济转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一时期,“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50%……大概这是俄罗斯近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沦为世

界二流国家,或三流国家的危险”……到1999年,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只及美国的1/10和中国的1/5”。

2000年以来,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俄罗斯经济呈现持续快速的恢复性增长,总体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基本上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

2000~2007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增长了70%,工业增长了75%,投资增长了125%。

2006年,俄罗斯GDP增长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增幅达6.7%,经济总量首次超过苏联解体前水平。

2007年的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将再度使经济学家们感到惊讶:与2007年初的预测不同(6.6%),俄罗斯GDP增长速度达到8.1%,经济

总量达到1.35万亿美元,人均GDP达9

500美元[3],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与此同时,2007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已相当于1990年的水平。这意味着俄罗斯结束了始于20世纪90年代

初的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危机。

2007年以来,拉动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据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俄罗斯固定资本投资实现了高达21%的增长,工业增长速度达到了6.3%。

特别突出的是加工业,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7年,加工工业的增长率为9.3%,相比较而言,矿产资源开采仅增长了

1.9%,而发电量减少了0.2%。2000~2007年,俄罗斯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了一倍多,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2000年俄罗斯有30%的人口处

于贫困线以下,目前这一指标已经降低到了14%。这8年里,平均工资从2 200卢布增长到12 500卢布,平均退休金从823卢布增长到3

500卢布,从而促成了俄罗斯居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的扩大[4]。

(二)财政金融状况明显改善,抵抗风险能力增强

近年来,俄罗斯联邦预算稳定基金的设立和黄金外汇储备的增加,是俄罗斯财政金融状况得以明显改善的重要前提。

俄罗斯法律明确规定,稳定基金是俄联邦预算资金的一部分,主要由石油价格超过基准价格而形成的超额税收收入提成形成,单独核算和管理。稳定基金

的任务是,“在原油价格低于基准价格[5]时确保国家预算的稳定,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避免原油价格波动导致的不良影响”[6]。稳定基金设立于2004

年1月1日,2004年2月1日的初始规模为1 060亿卢布。当时,俄政府预计2004年的稳定基金可达到800亿~1

000亿卢布。但是,由于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势头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稳定基金的规模也迅速扩张,一年之后就达到了5

000亿卢布。截止到2008年1月底,俄稳定基金的规模已达到3.85万亿卢布。

2月1日,俄罗斯稳定基金被分为储备基金(当发生世界金融动荡时的安全气囊)和国家福利基金(其收入将用于退休金改革)。

同时,近些年来,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俄罗斯依靠大量出口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而形成的大量外贸顺差,对稳定俄国内经济、填补国库空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俄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8年4月1日,俄黄金外汇储备量已达5 021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日本。

2007年,受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俄通货膨胀率高于政府年初时8%的预测,达到11.9%。虽然俄罗斯的通货膨胀顽疾并没有完全治

愈,但价格相对稳定的趋势和充足的黄金外汇储备为卢布的自由兑换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俄政府相信,以这样的外汇储备实力来保障卢布的可自由兑换是绰绰有

余的,可以说为可能发生的货币投机风潮、突发性贸易支付冲击和国际收支短期失衡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证[7]。从2006年7月1日起,俄罗斯取消了货币领

域里最后一道限制,从而实现了卢布可自由兑换这一战略性任务。

(三)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吸引外资显著增加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俄罗斯经济的振兴提供了别国无法企及的坚实基础。俄已探明的资源储量

约占世界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俄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价值约为30万亿美元,美国为10万亿美元,

中国为5万亿美元,西欧仅为2.5万亿美元[8]。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生产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重组中,

能源的作用正在被重新定位,处于国际产业链上游的资源产业正拥有越来越强的话语权。因此,资源产业,尤其是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对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其在世

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导致的卢布贬值和2000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为俄罗斯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外

部环境。2000年以来,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外贸总额从2000年的1 050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5

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出口3 524亿美元,同比增长17%;进口1 997亿美元,同比增长44.9%;顺差从2006年的1

634亿美元下降到1 528亿美元,减少106亿美元,这意味着全年净出口同比下降6.5%。据俄海关公布的数据,在2007年俄罗斯3

524亿美元的出口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收入为2

200亿美元,两者合计占出口总额的62.4%[9]。近年来,国际市场油价飙升以及欧洲国家更加依赖俄天然气,使得俄油气出口收入大增,从而促进了俄罗

斯的经济增长。

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明显好转也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2002年,美国和欧盟分别正式承认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2003年,国际信用评级机

构穆迪公司一次将俄主权信誉等级提高两个级别,由适合投资的BA2级提高到适合投资的BAA3级;美国权威的A.T.科尔尼咨询公司所做的投资信心调查表

明,俄在世界投资吸引力排行榜中的位次已经从2002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7位,进入世界最受欢迎的10大投资地之列。西方商界不仅开始议论

“俄罗斯经济

现象”,而且开始大举进入俄罗斯这一新兴投资热土。可口可乐、肯德基、三星等纷纷扩大对俄的投资。根据俄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2006年相

比,2007年的资本净流入增加了一倍,达到823亿美元,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为471亿美元,占国内总产值的3.3%[10]。对俄罗斯进行投资的国家主

要是:英国、荷兰、塞浦路斯、卢森堡、瑞士、法国、德国、爱尔兰和美国,这些国家的投资占外国对俄累计投资额的86.3%,占外国对俄累计直接投资的

85.1%[11]。

我们在盘点俄罗斯经济业绩时不能忽视的是,面对苏联解体之后国家的艰难形势和后冷战时代的挑战,俄罗斯不得不加快其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尤其是加

入“七国集团”(G7),使“G7”发展为“G8”,并于1998年成为“G8”的完全成员。可以说,“G8”见证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的主要变

迁,其议题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转换,从经济议题扩展到政治、安全议题乃至全球问题等领域。由于在上述领域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八国集团”渐渐被世

人誉为正在形成中的全球治理中心。2006年7月,俄罗斯首次以主席国的身份举办了八国峰会,能源安全、防控传染病以及发展教育等峰会主题既具有全球意

义,也体现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特色。现在,俄罗斯在G8内部已经体现出更多的独立性,作用也在日益提升。

二 经济增长中的隐忧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已确立了本国的市场化和全球化方向,客观上说已经选择了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机制和国际环境,为其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性基

础。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雪崩式”滑坡,严重损害了其经济持续发展的存量基础,错过了发展的机遇,而1999年以来俄经济的恢复性增长终于使国家摆脱

了危机,走上了重新崛起的道路。但是,今天的俄罗斯经济已经不再是封闭状态下的经济,在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俄罗斯经济仍然存在着一系列

“增长中的隐忧”。

(一)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升级艰难

2007年以来,俄罗斯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大部分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但是,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处于高位仍是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政府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任重道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迅猛发展,对各国经济的现代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国际分工的新格局都产生了重要影

响。全球经济在这一轮技术创新背景下形成了“美国—日欧—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型国际分工新格局,其中美国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周

期性转移,形成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日欧利用高新制造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市场需求,形成了高新制造业的优势地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转轨国家)则只能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禀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能源及原材料行业和普通制造业领域发挥成本优势,从而寻求自身

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这样看来,如果高盛公司把“金砖四国”中的中国和印度分别视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的话,那么,将俄罗斯作为“世界原料

供应基地”也就不足为怪了。

事实上,俄罗斯经济转轨十几年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但也必须看到,经济结构畸形尤其是能

源原材料比重过大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特别是燃料—原料类产品的大量出口。俄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油、天然气、煤炭、

电力、有色和黑色金属以及机器设备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出口商品结构基本上维持了燃料—原料类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的态势,这类商品的出口额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连续多年呈上升势头:1994~2000年这一指标一直保持在82%~85%。其中,燃料类(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商品出口额占出

口总额的比重为40%(金属类占20%)[12]。2004年这一指标上升到59.9%,2005年达到了61%,2006年进一步升高至

68.5%,2007年略有下降,但仍然高达67.7%。这样的出口商品结构不仅会耗竭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且会时常受国际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从而使

本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受外部因素的左右而产生波动,以至于俄政府和国际组织在预测俄经济发展趋势的时候,往往都会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作为重要参考因

素。例如,2007年8月,俄经济发展与贸易部把对2007年的石油价格预测从55美元/桶提高到64美元/桶,从而将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

测从年初的6.05%提高到7.3%~7.4%。

应该说,俄罗斯这样的出口商品结构是不合理的,它是其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体现。如果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苏联工业是在

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其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那么,经济转轨初期的俄出口商品结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话,而

在进入21世纪后的高科技时代,如果不改变这种畸形落后的产业结构,经济就难以实现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更不可能占领世界经济的制高点,甚至有可能

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这样就会在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

格局中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正如有文章指出,像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出售资源只能作为经济复兴的起点,“资源兴国”战略不可能引领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

要改变这种产业结构,不仅需要正确的经济政策,而且需要大量投资和先进技术,这一切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16]。其实,俄罗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

点。2007年4月,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在政府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俄罗斯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出口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潜力已经发挥到极

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二)缺乏发展人力资本的条件,经济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一直面临着与发展人力资本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人口出生率低、亡率高,特别是有劳动能力年龄段的人口亡率高,人的预期寿命降低至20世纪60年代初的水平,人口老龄化等,这一切造成了劳动力的短缺。

同时,由于卫生、教育和社会领域的改革进展缓慢,具有专门知识和熟练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不断缩小。俄罗斯《2005~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中

期纲要》指出:“后工业化社会条件下卫生、社会领域和教育体系的效率不足,是恶化人力资本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因的因素之一”。

竞争力概念一般包括商品竞争力、商品生产者(公司)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几个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要取决于商品生产者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商品。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竞争力问题。

商品竞争力可以理解为需求、价格、质量以及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业绩等。商品竞争力首先取决于价格,而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成本。  

商品生产者或公司(企业)竞争力包含在一系列的优势中,这些优势只有在世界市场上通过与外国公司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才能显现出来。生产的盈利水

平、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战略计划、管理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等等都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实际上,公司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司

质量,即公司战略和公司行为;二是公司经营环境的质量,即微观经济环境。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提供的数据,到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的公司竞争力不仅大大

落后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韩国和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此外,经理人水平也是公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俄罗斯

的这一指标远远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

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结果表明,在53个被调查国家中,俄罗斯经理人水平位居第51位,金融企业家为第50位,售销企业家为

第52位,管理专家的培训水平为第50位。这说明俄罗斯公司的竞争力很低。正因为如此,在2003年总统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大多数经济部门

缺乏竞争力是俄罗斯面临的严重威胁。

国际竞争力是商品竞争力和公司竞争力的综

合反映。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对国际竞争力的理解来看,它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创造增加值和积累国民

财富的能力。IMD对国际竞争力进行排名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效能、政府效能、基础建设以及经济表现等四大类指标。俄罗斯在1994年第一次被列入国际竞争

力的报告中,但当时并没有把它按照竞争指数列入排名表,只是按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其他国家进行了一些比较。1996年,俄罗斯正式被列入排名,当时

它位于第48名,实际落后于所有的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并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0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国

际竞争力有增强的趋势。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7年5月公布的2007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俄罗斯从第46位升至第43位,而在2008年《国

际竞争力报告》中又从第43位降至第47位,仍然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韩国为31位,印度为29位,

中国为17位)。

应该看到,俄罗斯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虽然其经济充满活力,但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政府的主要难题之一。从目

前的情况来看,俄竞争力的上升势头估

计会保持下去,按GDP排名也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1],但要想挤入世界经济竞争力排名前10位还有异常艰难的道路,并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三)在经济全球化中被动尴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难有建树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民族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行为主体之一,只

有积极融入这两大潮流,才有可能通过市场规则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加快经济增长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增强国家竞争力。但是,就目前情况看,俄政府在上述

两个方面的运作空间十分有限,近期内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前景比较渺茫。

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推动下,在国际分工空前深化的基础上,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扩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

进行合理配置,是各国经济紧密依存、互相融合成全球经济整体的一种发展状态和过程。作为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主要表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从目前俄罗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看,应该说是处在最低水平上。参与贸易全球化的

重要表现不仅是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融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俄罗斯从1993年提出申请至今已近15年,入世谈判却仍在进

行中。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长期游离于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之外,不仅破坏了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完整性,也使俄罗斯无法享受到全球自由贸易的利益。俄政府希望在

2008年之前完成入世谈判的所有工作,这不仅取决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态度,也取决于俄要做出实质性的让步。除此之外,俄参与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程

度就更低了。

当然,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蕴涵着巨大的风险,从而引发新一轮空前激烈的竞争。

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

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展开,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比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经

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相对上升,从而将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俄罗斯能否成为“崛起中的大国”,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格局中

处在什么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

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进程中,俄罗斯所处的地位和未来的前景远不乐观。

如果说北约东扩极大地挤压了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那么欧盟东扩则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空间大为收缩。1998年,俄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认为“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上前景最好的经济联合体”,并将俄罗斯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主要任务确定为“利用亚太经合组织的潜力使俄罗

斯最有效地融入亚太地区一体化”。

但是,由于APEC组织本身的特征和局限性,很难在近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不可能给俄罗斯一席之地的。这就构成了俄罗

斯还没有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又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难有建树的尴尬局面。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组织的构建和完善,已成为实现要

素优化配置、强化竞争实力的先决条件。如果哪一个国家和民族置身于这一进程之外,必然会严重影响其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俄罗斯也不例外。

三 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经济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战略宗旨是“强国富民”。因此,在2003年总统国情咨文中就提出了在到2010年

的10年内使GDP“翻一番”的战略目标,2004年又提出俄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阶段,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以保证GDP“翻一番”、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和减少贫困。为此,俄政府制定了《2008年前工作的基本方针》和《2005~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发展模式和政

策措施。实际上,俄政府和经济学家已经把目光放得更远,开始预测到2030年的经济发展前景。综合俄罗斯官方文件、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最近俄经济中出现的一

些新情况,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呈现出立足能源和科技两大优势产业 谋求经济的“赶超型”发展以及刺激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

(一)使资源这一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争当世界“能源超级大国”

(二)使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三)大力刺激国内需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为了避免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给俄罗斯经济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改善经济结构,俄政府继续通过引导国内投资和消费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对于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带动国内消费需求。2004年以来,由于俄罗斯政府实施了居民实际收入超过GDP增长幅度的政策,从而带动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根

据俄联邦预算,2007年俄政府仍投入巨资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让低收入者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际利益。按计划,2007年俄公务员平均工资提高

15%;退休金标准提高20%以上;军人津贴标准在年初提高15%的基础上,从秋天开始又提高11%,大学生的助学金标准从2007年9月1日起提高

50%。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俄罗斯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提高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消费与生产互动的角度来考察,在居民收入和生

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

第二,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关系,许多年来政府不愿意建立国家直接参与商业项目的机制。最近两年,俄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建立了专门扶持相应投资项目的机制。

综上所述,近几年俄罗斯经济确实以其较高

的增长速度引起世界的关注,随着其综合国力的逐渐恢复,甚至出现了“俄罗斯威胁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俄罗斯经济中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程度和解决力度,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经济未来的走势。尽管俄罗斯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其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市场自由程度、司法

和商业竞争制度完善、社会收入差距、技术创新与开发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此外,未来世界的总体经济环境、政治稳定等外界因素,也会

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手面包车大庆市的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最大的产油区,位于松辽平原滨洲铁路贯穿中心领域的中央部分。大庆油田大型背斜油气藏北到南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轮廓点。第一期水库中生代白垩纪砂岩,深度为900米至1200米,中等渗透性。粗石蜡基,具有高的蜡含量(20%至30%),高凝固点(25℃至30℃),高粘度(地面粘度35),硫含量低(0.1%)的特性; 。原油比重为0.83?0.86于1959年,在高台子油田钻成第一口油井,1960年3月,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建设的投资。自1976年以来,每年的原油产量已超过50万吨,1983年年产5235万吨的石油。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油气生成和大油田的形成,丰富和发展石油地质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工业发展。

大庆油田中国最大的油田,开发和建设于1960年,是由萨尔托,杏港,喇嘛甸,朝阳沟48规模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面积达约6000平方公里。勘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勘探区的东北和西北,共有14个盆地,登记面积?勘探权的230000平方公里的。油田开发和建设自1960年以来,总探明石油储量56.7亿万吨的总生产原油1.821十亿万吨,占的总产出在全国陆上石油同期的47%; 54.82十亿立方米米的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万元以上,尤其是,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一个在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的主要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 1999年底,大庆油田重组分立分开。 2000年1月1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并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注册资本4.75亿元,总资产108.9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90,427人。公司成立六年来,累计生产2.94亿吨原油和13亿立方米天然气,年均油气当量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479.5亿元人民币的5840亿人民币,利税总额,连年荣登中国纳税百强企业。

1959年9月26日16时许,附近的小城市的和谐松嫩平原,黑色油流弹出一个名为“松基三井井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松辽盆地砂岩油田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号床!

在那个时候,在国庆十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欧阳Qinti仪将大同改为大庆,大庆油田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献给十周年新中国成立。

“大庆”,这源于油,从国庆节的名称,然后叫口号的国家,并宣布世界。

说到“大庆”我们整理出了一批“链接”---

大庆油田诞生了,从此陷入新的时代在历史上的中国石油工业。 1963年12月4日,新华社广播的第四次会议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国会信息公告,宣布世界第一次:“中国需要石油,在过去,大部分依赖于进口,现在自我自给自足“中国石油工业彻底摆脱”精益“的帽子,中国人不再使用”煤油“。

从1976年开始,大庆油田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进入世界大油田的行列。 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现在已经进入了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的行列。这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保护立足之地的“血液”。年产5000万吨的纪录,大庆人奇迹般地保持了27年。

大庆油田实现持续高产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有效地保证了“稳定东部的一部分,中国的石油工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大庆相应的稳定的稳定生产。国家建设大庆高产相对应的高速

大庆开发46年,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相当于近1.4吨的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全国人民的原油产量,积累了各种资金(包括上缴国家的原油价格差的假设),共超?过1万亿元。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消息一些复杂的背景和遥远的,然后看看副本的最新信息--- 9月10日,中国税收500宣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78 .90亿元的纳税额荣登榜首。“

我几乎总是这么几句话要特别注意的相关报告。大庆人早已习惯的沉默钻探,默默的石油产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感慨。

问题是,大庆人可以默默奉献,但从来不等于默默无闻,默默奉献。无论是谁,在这期间,不应该忘记历史,不能忘记的“大面积”被遗忘的,是一件值得认真反思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探索,这涉及到信仰,信念,价值观,方向感,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不能被忽视的。

20世纪是石油的世纪,二十世纪的战争,大多数人的血液流油。这些话早已不新鲜。进入21世纪的历史,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国家,即使是普通的人已经真正意识到油的重压。

为了帮助思考,不妨参考两组数字:自1993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净进口国,原油进口量为930万吨,对外依存度只有6%; 12年后的2004年,国内生产原油1.7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5.7%。在这12年来,国内石油产量增长不到250万吨,而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超过10万吨。

根据研究部门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到450万吨,国内潜在产出的1.8至2亿吨原油,预计缺口2.52.7万吨。

尽管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大量的人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剩余可采储量243亿吨,居世界第11位,但只有1.89吨,人均,相当于7.6%的世界平均水平(25吨)。

这些枯燥的数字的意思是,我们已经被扔进太平洋,“缺乏油国”的帽子,我们不得不重新穿。

,国家同步与国家的主要目标是相同的,这是大庆给“铁人精神”在新的世纪,新的内涵。

大庆精神的经典

写大庆,怎能不提到“铁人”王进喜吗?

1964年,第三节结束时,,他代表全国工人发言。他的讲话大庆的争斗为主线的背景下,1205队和钻井二大队,重点汇报了大庆工人阶级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与各种各样的困难斗,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之战中。当整个市政厅,因为他在大会堂朗诵一首短诗:“石油工人吼,地球奶昔3个晃动石油工人的积极性,大困难不怕!”雷鸣般的掌声和不懈的......

另一个经典场景:跳进一个烂泥塘,奋力挥舞着手臂。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话:“这是困难的,那样的困难,国家缺乏石油是最大的困难!”,“宁可住2年减拼命要赢得最大的油田!“不干,半点都没有!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所有的”经典“,使王进喜时代的国家***,下的数以十万计的普通百姓的英雄,手制动的英雄,到目前为止,似乎仍然“酷”。

所有的“经典”,并逐步建立一个“铁人精神升华成。

“爱国,敬业,务实,和奉献精神”,“精神能量”的成分,它首先在大庆人的红细胞溶解,然后溶解在油黑的工业血液“,其次是源源不断进入健壮的身体---共和国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被认为是在行动的人。大庆精神,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

BR />有人比喻:资产负债共和国的建设,大庆是唯一的重要砝码。的拦截在大庆,在历史的发展和建设的三个时期一目了然。

---十年期间,大庆人统一的革命思想:这是混乱,混乱,只有大庆,不能随心所欲。其对应的“革命行动”:始终坚持以生产日停止,每年产生的基础,几乎在今年年底处于动荡,原油产量已跃居到5000万吨大关。

---改革开放20年来,大庆油田稳产高产20年,大庆油田27年超过50万吨,稳产高产的新油田开发史上的世界纪录。高产稳产的大庆---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中国精神能源”的强大动力,促进社会主义合成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 2003年,大庆油田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的第一个战略行动展开的各项战略目标的战略调整原油生产,每年的产量不到5000万吨的首次下调。

措施,在后期高含水继续保持年产5000万吨的大庆油田,而不是只以上的地面设施将无法适应,还需要一个新的投资和运营成本的原油的大幅增加也将显着增加,导致效益下滑。更重要,更严重的情况是:无法维持与国家的大发展同步,不能保证与国家的大目标一致。

大庆,科学发展观首先体现在科学的大局观。

BR />国家同步与国家的主要目标是相同的,这是大庆的“铁人精神”在新的世纪,新的内涵。

削减的电流,再加上走多久长期削减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它,大庆人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重大问题呢?大庆人已经自信---“技术资源”打一场大仗。

准确地表述大庆技术,资源的行动与理论齐头并进,更是一个庞大的队伍组成的专业技术人员超过20000人参加,以快速创建一个新的科学和技术创新体系,迅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买不来,不带走,拆不开,偷不买不起滑“。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企业不仅满足了做大,做强,还要考虑“做了很长时间,只要。

今天,当你在互联网上检索,输入这些关键字在中东,伊拉克,里海,马六甲,欧佩克石油收购斯拉夫,泰纳线显示一切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可能在你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形势下,国际能源安全的新坐标。在这个时候,我不知道你会这么认为:大庆,中国人的真正幸福的事情。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在报纸的标题缩写加)

大庆:事实上,钻孔深度

大庆真正的传奇是,只是存储我们外人几乎看不明白的“单调”和“纯”然而,这一切“单调”和“纯”是大庆人的一切形式的爱油明白的石油和尊重的科学观点的油。

我同意说:让中国民族可以自豪的在20世纪科学史上的两件大事,成功地开发出了“两弹,一发现大庆油田。 / a>

据报道,“日本的近代历史上,大庆油田”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了如何如何的话,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不能在战前找到大庆油田始终感到“遗憾”。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森川清晰的回忆”满洲的石油开发,说,之所以找不到大庆油田,战前日本钻探的深度大约只有700-800米,钻探技术是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 “事实上的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 - 松基三井,恰恰是开到水库1357年至1382年米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观点之前,石油钻杆。

/>在这方面,最有灵感的,权威的地质大师黄汲清说,他和李四光的陆相地层生油理论的支持者,他在大庆油田的主要发现者。他说:日本找到的东北地区为30年和并没有发现油田,这是因为他们做不知道大陆地层油代。在这方面,日本地质史学者也认为认为,从根本上,不钻井设备并没有工作,但“勘探思考的问题。

科学发现大庆,科学,快速发展的大庆。

早在1964年,大庆率先在全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个口号是这样激励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据报道,一玩到底,在8001200米,通常超过100含油砂岩层,厚度可达20米,最薄处只有0.2米。大庆人的工作对象公里的岩石---他们形象地称为“地下宫殿”。在整个采油系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盒子”,为“隐蔽工程的开发工作。

如何确保井的油藏开采价值的准确?如何确定油层的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在开采过程中掌握油层的变化,如何保持完善过程中保持稳定?所有这一切,只有通过可靠的数据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错误中找到答案。这构成了客观依据大庆科学求实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大庆人自觉实行动态了解水库,但也积极改变油藏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地下奥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石油开采的客观规律,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工业的发展道路路径。

科研工作,寻求真理的科学努力在于创新,创新过程是思想解放的过程。

在近30年的历史回顾大庆油田实现高产稳产,“科学战”的痕迹大庆人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

---大庆油田开发后期高含水期,油田含水高达90%的存款准备金严重失调的结构,明显的成本上升,效率下降,油田开发难度比以往任何时期。之间的矛盾难以为油田的第二次创业,是形象的比喻:“油田含水率是90%,喜欢的人扩散到颈部,95%的水分含量相当于淹到口水分含量为98%遭受灭顶之灾! “

从历史上看,一般油田的开采峰值只能维持在2035年后,产量将减少。但在什么基础上,大庆油田长的水平线为50万吨的产量?一个赢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高含水长期稳定的注水技术,从字面上看,从260亿吨,大庆油田的地质储量480亿吨,相当于一个大庆油田。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是非常重要的。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成功应用,在大庆油田,大庆工人仍然是世界上第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油收率方法---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大庆油田的应用技术,地质储量近20亿吨。专家们认为,这是在中国石油勘探领域的原始创新技术之一,这不仅是现代石油工业的技术创新,世界石油开采将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的亮点。

第三大战役的研究是在表外的水库。让主持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新时代的铁人王启民告诉的故事可能更生动和令人兴奋的:

大庆油田湖泊和河流三角洲沉积,就像一棵树,干树枝叶,干树叶和树枝相互连接,,如果大型水库杆薄油层坚持表外的水库是叶,他们是属于同一个油箱系统上的所有空间的延续。王启民,大庆油田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的,资产负债表油藏井,每一层有独立的表外储层是非常薄的,但?数千平方公里的石油大庆油田区,所有的这些水库加起来很“胖”。

虽然开采的水库和国外是没有先例,但作为今年早期的大庆人之战,这仍然是“理论”开始的做法 - 认识 - 再实践 - 再认识。经过几个寒暑,全球性的问题,表外储层开发路终于被破解。

这个成就有什么样的价值 - - 相当于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油田,大庆增加可采储量200万吨,价值达到2000亿美元,而国家证明当量储量的石油资源,光勘探费用将需要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突破不仅在技术上,经济上创造了巨大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发展。

事实上,大庆真正的传奇,它只是存储我们外人几乎看不明白“单调“和”纯“然而,这一切”单调“和”纯“是大庆人爱油石油理解,尊重科学的油,没有一个人不反映

原油亏了10万是什么意思

原油是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商品,一些投资者喜欢购买原油期货来进行投资,因此原油价格的波动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如果价格下跌了,投资者就会面临亏损的风险。如果原油亏了10万,意味着投资者进行的投资已经亏损了10万,这样的亏损对于整个投资组合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原油期货价格的波动性非常大,它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宏观经济、势和自然灾害等。投资者需要根据各种因素来决定是否要进行投资,并且需要在本身的能力范围内控制风险。如果原油亏了10万,投资者需要分析投资方案,了解为什么亏损,以及如何避免再次面临类似的风险。

原油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涉及到许多国际因素,也非常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投资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且需要对市场的走势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如果投资者进行原油期货投资,需要时刻关注价格波动,以及控制投资风险的情况。如果原油亏了10万,要积极面对风险,吸取经验教训,以及采取更加稳健的投资策略来控制风险。

原油的同位素研究

原油是由烃源岩中的生油物质干酪根经过复杂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演化而成的。原油的各种有机化学组分的同位素组成与干酪根的原始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差别的程度取决于油气成藏的条件与过程。了解影响原油的各种有机化学组分的同位素组成的控制因素及变化规律,对于厘定原油的成因类型,开展油源的对比,指导油气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1.原油同位素与形成环境

一般认为,石油是由海相或陆相盆地沉积物中的动植物残体逐渐演化而形成的,海相有机质的碳同位素组成与陆相不同:海相石油的碳同位素组成重(δ13C=-23‰~-19‰),而陆相石油轻(δ13C=-27‰~-24‰)。从生油角度看,湖相沉积是陆相生油的主要环境,可分为以下亚环境:淡水—微咸水湖相沉积、半咸化—咸化湖相沉积和淡水相沉积。海相沉积中的生油岩主要由碳酸盐岩和泥岩组成,与生油关系密切的亚相有潟湖相、台地相、斜坡相、盆地相以及陆、海混源的三角洲相。

Freeman等(1990)认为,不同沉积环境决定了有机质的性质,不同的有机质具有不同的碳同位素组成,通过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标志分子的生油特征及判别它们是否是同源,比全油碳同位素更能反映出成油母质的性质及所处的沉积环境。原油的δ13C值与生油母岩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并受各种后期的或次生作用的影响:热蚀变可使剩余石油富δ13C(其δ13C值约增高l‰~2‰);细菌降解作用也可导致石油富集13C。

对陆相沉积环境而言,淡水—微咸水湖相正构烷烃系列的δ13C值分布在-32%~-34‰之间,轻烃单体系列的δ13C值分布在-30‰~-34‰之间,主要分布区间为-31.58‰~-32.9l‰;半咸水—咸水湖相正构烷烃δ13C值一般分布在-28‰~-30‰之间;淡水相正构烷烃的δ13C值都高于-29‰,一般在-25‰~-27‰之间,总的趋势是,所有湖相原油的单体系列的δ13C值一般随碳数的增高而变低。而对海相沉积环境而言,新元古界和古古生界的海相沉积正构烷烃的δ13C值一般为-35‰左右;上古生界和中新生界海相沉积正构烷烃的δ13C值分布在-30‰~-33‰之间。混源油单体烃的δ13C值相差较大: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海相、海陆交互相油源的δ13C值从低碳数的-30到高碳数的-40,而煤成油和湖相油的混合物,其单体烷烃δ13C值从低碳数的-24‰到高碳数的-32‰。

张文正等(1990)在研究塔里木盆地凝析油单体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后指出,奥陶系凝析油单体烷烃的δ13C值大多在-29‰~-3l‰之间,同结构而碳数不同及不同结构的烷烃分子之间无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石炭系凝析油轻烃单体的δ13C值分布在-28‰~-30‰之间,不同结构和不同碳数烷烃分子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三叠系凝析油轻烃单体分子的碳同位素组成十分接近,其δ13C值主要分布在-28.5‰~-30.05‰之间,其正构烷、环烷和芳烷的碳同位素组成极相似。此外,海相凝析油的单体烷烃的δ13C值分布同样可以反映其生油母质在沉积环境上的差异。下古生界海相原油的单体烷烃的δ13C值为-35‰左右,而凝析油则大约为-32‰;上古生界海相原油约为-31‰,凝析油约为-28‰;混合油正构烷烃的δ13C值为-30‰~-40‰,混合凝析油则为-27‰~-35‰。总体上凝析油的单体烷烃的δ13C值较原油约高3‰。

图14-1 须家河组全油碳同位素对比

原油的碳同位素海相原油较陆相原油富13C,我国一般以δ13C=-29.5‰作为海相油和陆相油界限,而典型的煤成油的碳同位素组成一般较重。根据须家河组全油碳同位素对比柱状图(图14-1)可知,不同构造区原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都重于-29.5‰,个别样品相对较轻,但基本重于-30‰,说明这些油主要为煤系中的泥岩产物。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不易成油,而易成气,少量凝析油或原油应主要为混合型有机质产出,特别是由一些较深水的暗色泥岩所生成,因此表现的全油同位素与典型煤成油不同,据文献报道吐哈盆地典型煤成油碳同位素重达-24‰~-26‰(PDB)。

根据油气生成模式,由于碳同位素的分馏作用,生成的油气与源岩有很好的相关性。虽然沉积物的沉积环境等对于干酪根的碳同位素值有影响,但是对于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影响最大的还是干酪根的类型即有机质的原始成分,不同类型有机质碳同位素不同,这就奠定了用同位素来进行油气源对比的基础。我国的煤成油比一般陆相原油的碳同位素重,全油碳同位素值变化在-24.5‰~-28.44‰之间,平均-26.34‰。陈建平等认为我国西北地区典型侏罗纪煤成油碳同位素值一般在-27‰~-25‰之间,平均在-26‰左右。

2.油源同位素对比

油/油、油/烃源岩对比研究在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这种对比研究,可以查明含油气盆地中石油和天然气与生油层之间的成因联系、油气运移的方向和距离以及油气的次生变化,为寻找新的含油层位以及对石油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信息。油/油、油/烃源岩对比研究的3个主要对象是源岩中不溶的干酪根、可溶的沥青和聚集在圈闭中的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气。

H.M.Chung等(1994)研究了海相原油621件样品的碳同位素组成,并对不同时代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们把海相原油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渐新世和渐新世前的海相页岩油(其δ13C值为-32‰~-28‰)、不同时代的三角洲相油(其δ13C值为-28‰~-23.5‰,S含量≤0.5%,姥鲛烷(pristane)/植烷(phytane)即Pr/Ph≥1.2)、中生代碳酸盐岩相油(其δ13C值为-28‰~-23.5‰,S含量>0.5%,Pr/Ph<1.2)和中新世海相页岩油(其δ13C值大于-23.5‰)。

张文正等(1995)在对鄂尔多斯盆地进行油/烃源岩和油/油对比后指出,源岩显微组分构成的不同是造成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存在差别的内在因素。赵孟军等(1995)利用原油中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将塔里木盆地原油、凝析油划分出不同类型,并探讨了成因,他们认为,原油碳同位素对母质的继承性是用单体碳同位素划分原油类型的基础;细菌作用是造成下古生界原油中单体组分碳同位素数据曲线呈锯齿状分布的主要原因。张文正等(1990)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不同时代凝析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的特征,并进行了油/油对比和成因分类,他们认为塔里木盆地存在煤成油、油型油与混合成因油3种类型,其中油型油又可按母岩的时代划分为奥陶系(寒武系)、石炭系和三叠系3种不同的类型;煤成油的烃源岩为侏罗系煤系层,因不同嗜甲烷细菌捕获甲烷的效率差异可形成不同烃类单体化合物,这些单体都不同程度地富集13C。

油源同位素对比有以下方法:

(1)油(气)源岩中总烃δ13C的油源对比

自全烃碳同位素被用来进行油源对比以来,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研究,发现油气源具有

δ13C干酪根>δ13CA(源岩)>δ13C油的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只要δ13C干酪根-δ13CA=0~1.5和δ13CA-δ13C油=0~1.5就可以认为油(气)源间有成因联系。利用原油δ13C和源岩δ13CA值相近来进行油气源对比研究已经广泛应用。江继刚(2003)等在江汉盆地还用全油δ13C和干酪根δ13C值相近且δ13C油<δ13C干酪根来确定油源关系。

图14-2 油源对比的δ13C值(据Welte,1975)

石油、沥青和干酪根的碳同位素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性质特殊的对比参数。它的重要性在于将石油和可能生油岩中的干酪根和沥青直接联系起来。当原始有机质和热演化条件相同时,油与源岩之间的碳同位素组成是可比的。在干酪根热演化过程中,由于热分解使产物中碳同位素较残余物中碳同位素轻。同源沥青中的碳同位素一般要比干酪根中轻,但δ13C值的差不会大于2‰~3‰。而由干酪根形成的石油δ13C值与沥青相同或稍轻。这个差异也不会大于2‰。图14-2是油源对比图。

(2)原油与油砂抽提物的碳同位素特征及油源对比

液态烃碳同位素对母质有很强的继承效应。因此,在油源对比中,碳同位素研究成为有力的手段之一。吐哈盆地不同类型液态烃的碳同位素值相差达5‰~6‰,在无多源复合的情况时极易判别。盆地内艾参1井油砂抽提物与托参1井二叠系湖相原油的碳同位素值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差异在1‰左右,而台北凹陷煤成油的碳同位素值则富集13C达4‰~5‰。显然,艾参1井油砂抽提物应是与托参1井有相似母质来源,即源于二叠系湖相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的有关研究也证实了碳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可以说,油砂脱附气、抽提物的碳同位素和抽提物生物标记物等研究都说明艾参1井油砂烃类来源于湖相烃源岩,这与该区地质背景相吻合,并可将之框定为主要源于二叠系烃源岩(不排除石炭系在该区作为烃源的可能)。吐哈盆地近年油气勘探在上古生界的突破,验证了这一认识。

(3)同位素类型曲线对比法

同位素类型曲线对比是根据原油或抽提物经蒸馏分离所得不同分子类型的馏分,即饱和烃、芳烃、杂原子化合物和沥青质而建立的(Stahl,1978)。原油或抽提物随极性和极化率的增加,显示出13C的规则富集,即饱和烃馏分的同位素成分最轻,而沥青馏分中13C最多。如果沥青馏分和干酪根有成因联系,则沥青质和干酪根的13C/12C比值就非常相似,将原油或抽提物各馏分有规律增加的13C/12C比值外推,就能对已取得的一种原油或一种抽提物进行其干酪根δ13C值的经验估算。

油气组分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δ13C值的油源对比,是随着人们对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认识的深入,发现用油气与源岩中各对应组分进行油气源对比效果更好,所以提出用碳同位素类型曲线来作油源对比。一般认为,原油中各组分的碳同位素在同位素类型曲线上外推的干酪根δ13C与实测δ13C值相差小于0.5‰,就有好的相关性。现在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已经成为油源对比的常用方法。在勘探实践中,还采取一种更为详细的方法,即在勘探井中可能的烃源岩层位,间隔地采集岩石样品,将可溶有机质再细分为族组分,然后将不同族组分的δ13C值随样品所处的不同深度绘成系列的同位素类型曲线。把原油族组分的同位素类型曲线与之比较,两种曲线形状基本一致的对应层段,就应该是该原油的烃源岩。当然,这种对比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烃源岩与所分析原油的成熟度应基本一致。Stahl(1978)提出利用稳定碳同位素类型曲线进行油源追踪,原油的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δ13C值,随着极性的增强而依次增加,这5种组分的δ13C值延长线应落在生油岩干酪根的δ13C值及其附近,偏离值在0.5×10-3之内,或者碳同位素分布曲线形状相近(图14-3),就可认定它们之间具有亲缘关系。对于油-油对比,石油中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可将石油分类对比(图14-4)。

图14-3 蒂曼-伯朝拉盆地3个原油的不规则碳同位素曲线

图14-4 原油碳同位素类型曲线(据廖永胜,1982)

(4)单体化合物同位素的油源对比

自CSIC方法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把同位素的应用推入到分子级别。Whiticar(1999)用汽油范围分子稳定碳同位素来作油源对比。与常规的油源对比的碳同位素分析方法原理相同,利用单体烃系列的δ13C值进行油源对比研究时,也是将原油内及可能的烃源岩中氯仿抽提有机质的正构烷烃进行在线碳同位素分析,然后将结果回归进行相关性与亲缘分析、判断。

张正文等(1997)用单体烃碳同位素来对塔里木盆地的原油进行分类,并确定它们的来源和成因,而且成功地总结了姥鲛烷和植烷分子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分布模式,用于油源对比和油-油混源判别。

同源同系列烃的碳同位素组成相近,而不同源的同系物烃的碳同位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以用同系物的同位素来进行油源对比。用系列烃同位素组成及其分布模式在柴达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已经成功地对原油进行了分类并确定了油源。

石油生产国的石油政策与法规是什么?

OPEC的油气政策 这个由石油生产国组成的石油卡特尔,从它诞生之日起到今天,一直受到世界的重视。尽管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OPEC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下降了,但是,OPEC成员国的油气探明总储量居世界首位,其强大的石油生产与供给能力,尤其是它实行的石油发展战略及石油政策,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OPEC在调整和实施其石油政策的过程中,协调行动、巩固团结,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国际石油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OPEC的石油政策主要从对产量控制和油价控制展开。

OPEC通过对组织联合产量的控制和各国生产配额的分配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1982年开始,OPEC采用配额制度来实现产量控制。配额制度是将产量额度在所有的成员之间分配,以协调削减石油产量。

OPEC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油价政策。

生效日期会议地点变动(万桶)日产量上限(万桶)1998年2月利雅得—27.30*1998年4月利雅得-1.35525.951998年7月阿姆斯特丹/维也纳-1.25524.691999年4月海牙/维也纳-1.71622.972000年4月维也纳+1.71624.692000年7月维也纳+0.70825.402000年10月维也纳+0.80026.202000年11月维也纳+0.50026.702001年2月维也纳-1.50025.202001年4月维也纳-1.00024.202001年9月电话会议-1.00023.202002年1月开罗-1.50021.702003年1月维也纳+1.30023.002003年2月维也纳+1.50024.502003年6月维也纳+0.90025.402003年11月维也纳-0.90024.502004年4月阿尔及尔-1.00023.502004年7月贝鲁特+2.00025.502004年8月贝鲁特+0.50026.002004年11月维也纳+1.00027.002005年3月伊斯法罕+0.50027.502005年7月维也纳+0.50028.0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石油产量政策历来变动一览*OPEC 10国产量基准,利雅得减产的依据。

在成立的最初10年,针对国际油价不断下降的趋势,OPEC为了维护成员国的石油权益,实行了冻结油价的政策,通过有控制地增产、实现油田费用经费化、减少原油销售补贴等手段争取获得更多的石油收入。1961年至1970年9月,原油标价一直稳定在每桶18美元的水平。

20世纪70年代,OPEC实行大幅度提高油价的政策。通过实施提价、提税和取消销售回扣的策略,采取“参股制”及国有化方式,以及运用“石油武器”实行禁运和减产等斗争手段,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争夺回了石油资源主权和石油标价权,获得了巨额“石油美元”,并在国际石油市场占有了超过一半的销售份额。阿拉伯轻油的官方价格,从1970年9月份之前的每桶1.8美元飙升到1980年4季度的每桶33.33美元,国际市场现货价格上涨到每桶38.63美元。这期间,爆发了1973年和1979—1980年的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

20世纪80年代,OPEC针对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以及非OPEC石油产量上升的形势,先是实行限产保价政策,以期阻止油价下滑,继而采取扩大市场份额等政策,以求保证石油收入和维持市场份额。这一时期OPEC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OPEC前一时期过度提高油价政策而带来了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OPEC调整并交替实行“限产保价”或“增产抑价”政策。前者是在油价长期走低情况下,通过限制或减少产量,缩小市场供应量,推动油价转跌回升;后者是通过增加产量,扩大市场投放量,抑制油价的暴涨,以达到稳定市场,增加石油收入,保持市场份额的目的。2000年,OPEC建立了“自动油价平衡机制”,明确提出新的政策目标,即抑制油价波动,力求使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维持在对产油国和消费国均有利的水平上。

OPEC的石油政策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及国际油价影响重大。OPEC的石油政策从最初的以争取恢复自身权益为宗旨,到推崇建立公正、合理、有利于各方的油价水平,保证持续、有效的石油供应,从而稳定世界石油市场的政策目标。这对于世界石油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益的、新的飞跃。近年来,OPEC能源政策的调整围绕上面提到的新的目标进行。1999年,OPEC秋季部长会议提出要以库存量而不是以价格来决定产量的油价政策。2000年3月,OPEC进一步调整其政策,建立了油价“自动平衡机制”,确定了22~28 美元的油价浮动范围作为其增减原油产量,以保证国际市场石油供应和稳定的油价政策。2001年,OPEC再次作出调整研究,建立新的、能够反映市场真实供需情况的原油定价基准,除调整油价政策外,各成员国也在修订其能源发展战略,包括适度开放由国家垄断的石油天然气部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本国石油开采等。委内瑞拉的能源战略重视加强同南美洲国家的能源合作,争取在建立统一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实现包括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推动拉美地区经济的尽快恢复与发展。

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政策 以俄罗斯为例。油气行业是俄罗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此类资源、确保其再生产水平、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在对外资源合作中维护国家利益是俄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作为最重要的非OPEC产油国,俄罗斯非常重视本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

(1)制定行业长期发展规划。

2003年5月俄政府通过《至2020年俄罗斯能源战略》,详细分析了能源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明确了该领域今后2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基本框架。为不断寻找新的矿脉、避免国家可探明资源储量的枯竭,2004年俄政府通过《2005—2020年国家矿物资源勘探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纲要》,规定了37种主要矿藏的开采量与再生量的比例关系。为加大对大陆架资源的研究开发,2004年俄政府通过《至2020年俄罗斯大陆架石油天然气资源研究开发战略》,确定了大陆架油气资源开采的阶段性目标。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修改税法,建立促进油气行业发展的税收体制。首先,合并税种,简化税收办法。从 2002年1月起,取消了矿区使用费、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留成和原油开采消费税,代之以征收“开采统一税”。其次,取消不合理优惠,弥补税收漏洞。2004年1月,俄罗斯政府撤销了境内的最后三个离岸区设置,杜绝了石油巨头们利用其逃税避税这一漏洞,也避免了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再次,增强税收公平性,促进行业均衡发展。为鼓励对地质条件恶劣、效益低下的油田进行开发,俄罗斯政府拟将现行简单化一刀切的石油开采税改为级差开采税——根据油田质量和开采效益确定不同的税率。

制定新的《矿产资源法》,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俄罗斯现行《矿产资源法》出台于1992年,诸多条款已不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个别条款过于空洞,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也导致了严重的官员腐败。为扭转这种现象,俄罗斯主管部门正在重新制定《矿产资源法草案》,对包括油气在内的地矿资源勘探、开采和使用等相关问题做出详细规定,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该法有望于2006年最终通过。届时,它将成为规范俄油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之一。

(3)建立有效的国家管理部门体系。

要实施国家对油气工业的有效监控,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管理部门。

从行政分工看,为减少开采许可证发放的混乱无序现象,正在重新制定的《矿产资源法草案》将明确规定地矿资源归联邦所有,开采许可证也将由中央政府独家发放。从部门设置看,俄工业能源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能源局、自然资源部及其下属的联邦地矿利用局和自然资源利用监督署、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及其下属的联邦海关署、财政部及其下属的联邦税收署等部门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油气行业的整体发展进行规划和监督。从人员安排看,总统的亲信将被安置在油气企业中任要职。

(4)加强对进出口运输环节的管理。

俄罗斯政府牢牢控制着油气产品运输渠道,不允许私有油气公司建设和拥有自己的管道系统。目前,国家控股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分别在油气产品的管道和铁路运输中具有绝对垄断地位。2003年10月,俄罗斯交通部起草了旨在放开交通运输业的《至2025年俄罗斯交通发展战略》,其中惟独未涉及管道运输改革,也未谈及油气运输领域吸引私人投资的问题。

(5)在国家控制的前提下广开资金来源。

首先,通过《产品分割协议》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项目均是以这种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国际油气巨头,包括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日本三井公司和三菱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印度ONGC公司均参与了上述项目的实施。其次,鼓励油气公司发行欧洲债券,增强其投融资能力。目前,俄罗斯许多大型石油公司已在欧美股票市场上市,企业资本化程度和资本运作透明度明显提高。再次,允许外国公司收购俄罗斯公司股票。2004年9月,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就以19.8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俄罗斯最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中的国家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7.59%)。

(6)实现油气出口多元化,大打能源外交牌。

执政后,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出发,强调油气出口多元化,并灵活运用能源牌,巧妙地实现了国家利益最大化。

为实现油气出口多元化,俄罗斯试图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拓展油气运输渠道。向东,利用中日石油管道出口之争,在两强之间游刃有余,并最终选择了对己最为有利的通向太平洋港口的管道走向。向南,为了抗衡美国倡议的跨里海天然气管道、阻挡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进入欧洲,更为了开拓东南欧的巨大市场,于2003年建成了穿越黑海海底至土耳其的“蓝流”天然气管道。向西,为了减少对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等非友好国家的过境依赖,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穿越波罗的海海底至德国的北欧天然气管道。向北,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已提议建设至摩尔曼斯克的石油管道,以开拓北美市场。

对于传统势力范围——独联体其他国家,俄罗斯更是利用油气出口,打一批,拉一批,加大对地区政策走向的控制。

国际金融类毕业论文选题理由

这是2个资料,网上找的,这东西没人会写,你修改修改,我看就行了

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繁荣,但高油价、对战略性资源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趋于上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和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5%。世界经济在去年第三、四两个季度和今年第一个季度连续三个季度达到5%的年增长率后,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回落到2?5%。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在进入今年第二季度后同时放缓。按年率计算,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今年第一季度的 4?5%下降到第二季度的2?8%。不过,由于消费支出在7月份之后重新出现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美国经济仍表示谨慎乐观,预计全年将达 4?3%。日本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年率均达到了6%,但今年第二季度跌至1?7%,重新唤起人们对日本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复苏的忧虑。欧元区今年上半年的年增长率达到2?3%,尽管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消费支出、出口需求等均停滞不前。世界经济中的另一个积极动向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避免了硬着陆,在初步抑制了经济过热现象的同时仍保持快速发展;加拿大、印度、俄罗斯等经济增长亦很强劲。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这一轮复苏仍有望持续。与此同时,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的作用也在趋于上升,其中比较显著的问题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对战略性资源的争夺引发恶性竞争迹象,贸易保护主义上扬。

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尽管世界经济经过结构性改革,对石油危机的吸收能力比20多年前的大为提高,但国际原油价格的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的抑制作用和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不仅如此,世界各国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很不均衡。经过 30多年的努力,发达经济体由于替代能源、低能耗的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抵御高油价冲击的能力相对较高。而新兴工业国家如中国、韩国等严重依赖制造业的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敏感性则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由于新兴工业国家当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高油价的冲击如转变为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将是沉重打击。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需求上升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直接拉动因素,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来对石油、原材料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经济层面的供求关系并非解释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及其对世界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惟一因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还来自国际战略因素。某些国际势力对于一些国家的迅速发展怀有不健康的心态,试图通过控制世界战略性资源维护自身地位,制约他国的发展。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日本在中俄石油合作问题上搅局,亦有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些因素对国际能源价格的走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加剧了石油产地如中东地区的动荡,直接影响国际石油的实际供给和市场对国际能源供求关系的心理预期,推动国际油价走高。其二,妨碍国际能源合作实现共赢格局,容易在国际战略资源问题上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世界的共同发展。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又一不健康因素。近来世界反倾销浪潮高涨。中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并继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承受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在西班牙还酿成针对中国的焚鞋事件和运动。日益增多的国际经济摩擦折射出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政治和社会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理论还研究经济增长、技术变动与贸易的相互影响,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二十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配置”或“资源禀赋”的贸易学说。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规模报酬仍然不变。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在赫克歇尔—俄林体系中徘徊多年的国际贸易理论又活跃起来,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贸易的原因和结果,研究新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政策,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学说已逐渐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编入教科书,另外部分仍在继续讨论之中,仍是贸易的前沿论题,本文将简要地介绍这些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并阐述其对我国贸易政策的意义。

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为贸易原因提出新解释的主要是从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这一理论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的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1)a〕的发展是建立在两个与以往理论不同的假设上:(1)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

具体讲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企业不能生产太多,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企业生产就可以增加。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增加了竞争能力。

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但具体哪一国集中生产哪一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但这种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

二、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进行。在经济学文献中,虽然已有许多理论阐述了技术在贸易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最新一系列的研究则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讨论技术对贸易的影响,也分析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把技术变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结合起来研究,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前沿课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这一新发展的背景也与战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有关。在用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理论说明了当前“北北贸易”和同类产品之间贸易的原因之后,人们自然就会进一步探讨。为什么会有规模经济?产业的规模经济和国际分工是怎样形成的?如果说技术的差异与发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技术又是怎样产生、发展、传递的?技术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学者们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中,关于国际贸易、技术变动与经济增长的文章很多。从其理论渊源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仍把技术作为一种外生变量,但从动态角度分析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各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部分则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不仅研究技术怎样影响贸易和增长,同时把技术发展作为科研、投资、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关系。

1.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

(1)技术差异所形成的贸易模式

除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的贸易学说外,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上的差异亦被用来说明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和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1985)在他们的研究中假设两国的资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都是相同的。产品生产需用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但不具有规模经济。但如果两国在生产技术上有某种细微的差别,劳动生产率就会略有不同。在两国的贸易中,各国都会出口其要素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

戴维斯(Davis)在他1994年的研究中也假设两个国家两种产业。其中第一种产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而第二种产业生产两种不可完全替代的产品。假设其中一国在第二种产业的生产中与国外略有技术上的不同,在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略胜一筹。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要素价格的相等会使该国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而别国则会生产出口另一种产品。

马库森、斯文森和戴维斯的研究说明,即使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技术上的差异亦可引起同行业产品之间(intra—industry)的贸易。

(2)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福利的影响

克鲁格曼1986年研究了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福利的影响。在他的模型中,他假设有两类国家: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发达国家)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亦分为两类:技术密集型产品与非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些假设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有些相似,它的发展在于:假如技术变动了(而不管为什么会变动),会对各国的贸易模式和福利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这种技术进步发生在发达国家,则结果是没有坏处。第一,对发达国家来讲,它技术更高了,产品更先进了,由于本来就在技术上领先,更新的技术的产生并不面临什么竞争,也不威胁别国,别国也威胁不了它,所以技术进步对它有好处。第二,对落后国家也没坏处,因为技术差距拉大了,给后进国家更大的空间来发展和赶超。所以技术进步发生在先进国家对这两类国家均有利。对先进国家唯一的不利之处是对一些本来就有技术优势的产品,技术进步和生产出口能力的提高,有可能使这些产品的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有可能变得不利。

假如技术进步发生在后进国家呢?克鲁格曼认为结果是缩小了两类国家之间的差距,对原来先进国家是一种竞争,对他们不利。后进国家会因为自己有能力生产这类产品而减少进口,造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是使该类产品价格的下降,对先进国不利,二是如果这种产品需要密集使用后进国本来就稀缺的资源,那么对后进国来说也不利。

2.技术作为内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

贸易理论的另外一方面发展是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研究技术变动的原因,也研究技术的进步作为生产和贸易的结果对贸易模式与社会福利的影响。技术变动有两种源泉,一种是被动的,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而是从看中、干中学会的,是通过经济行为学来的,这叫“干中学”(learningby doing)。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另外一种是主动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种技术变动是一种革新(innovation)。技术革新一般是研究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的结果。

(1)“技术外溢”(Spillovers)与“干中学”(Learing—by—Doing)

所谓技术变动或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在许多情况下,所谓技术进步只是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这种学习过程有时并非是最初的目的,而是在从事生产或其他经济行为时自然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被称为技术“外溢”(Spillovers)。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技术外溢,又可分国际、国内、行业间和行业内几种不同情况。

a)国际技术外溢

国际技术外溢指的是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如通过贸易)的途径传播到了别的国家,从而使别国的生产者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

为了说明技术在国际间的外溢,我们假设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各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和Y。在两国没有贸易时,各国的生产是由本国的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决定的,A国有生产X的比较优势,B国则有生产Y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根据“比较优势”理论,A国会专门从事X的生产和出口,B国则专门生产和出口产品Y。这是贸易发生后的最初均衡。

现在我们再进一步假设技术是无法垄断的,可以通过商品贸易“外溢”到别国。贸易的结果,AB两国的生产者都掌握了彼此的生产技术并有可能对本国的生产进行调整。这种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外溢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情况是,A国本来有生产商品X的比较优势,但B国生产X的技术更先进,有绝对优势。A国引进了B国生产商品X的技术,提高了本来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率。这种结果发挥了本国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有利于A国的长期增长。另外,商品X本来就是B国相对短项,在两国实行分工和贸易后便不再生产。A国多生产X可以使B国的进口价格下降,也有利于B国。这种技术的外溢使原来由“比较优势”决定的贸易模式变成了由“绝对优势”决定。技术外溢的结果,两国都从中受益。

但是如果B国生产商品Y的技术比A国先进,A国从B国中学到这种技术并用此来改进发展其本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Y。对A国来说,这种技术引进的结果是一种进口替代型增长,但对B国来说则是一种威胁和竞争。如果A国生产Y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的资源,对A国的长期发展也不一定有利。贸易和技术外溢有可能将发展引入“错误”方向,使两国的长期发展速度都受影响(参见Yanagawa,1993)。

b)国内的技术外溢

国内技术外溢指的是技术在本国范围内的传播。由于地理、语言、文化等原因,国内技术外溢比学习外国技术更快。

八十年代后期,克鲁格曼和卢卡斯(Lucas)分别讨论了国内技术外溢的问题。在克鲁格曼(1987)的模型中,他假设有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一系列产品。其中任何一国会在一些产品的生产技术中有最初的领先地位。尽管技术可以在国际间传播,但本国内的技术外溢会更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较快的国内技术外溢过程,该国原先的领先的行业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增强,“国内技术外溢”也会使别国在他们原来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有领先地位,技术的国内传播使各国的差异扩大。

卢卡斯(1988)的模型与克鲁格曼有些相似,只是他假设一系列国家,生产两种产品:X和Y。各国的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相同,但对两种产品的技术知识的最初掌握程度不同。一些国家生产X,另一些国家生产Y,形成最初的国际分工。由于技术在国内的外溢,生产X和生产Y的国家都会在各自的专业生产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各国对两种产品技术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一般情况下,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很难改变,除非产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跟不上产品价格下降的速度,改变原先国际分工的地位,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向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也只能是那些原来就在边缘上的国家(marginal country)。

克鲁格曼和卢卡斯的分析说明:一个国家最初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可能与它本国的技术知识和资源配置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但最初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之后,国内生产技术的外溢使得一国在这些产业中的生产率比别国提高的更快,会使该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国家擅长于一些行业,而另外一些国家擅长于另外一些行业,这与国内的技术外溢是有关系的。而且,一旦形成了某种生产格局,改变是不容易的,因为产业规模与国内的技术外溢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要成本增长的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就会有利可图而继续存在。历史在决定一国长期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c)行业间与行业内的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行业之间(inter—industry)和同行业之内,许多行业虽然产品不同,但所用的资源有许多是相同的,如何提高要素生产率对各行业都是有促进作用的。另外,这里的“技术”概念,也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生产方式,也包括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因此,一个行业拥有的技术优势也可能外溢到别的行业,使别的行业的生产率也有所提高,并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1)c〕

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有不同的产业集团(industry clusters),各集团生产类似产品但生产技术不会完全相同。与国外类似的产业集团相比,生产上也会有不同的优势。国际贸易以及由此产生的竞争和技术外溢会缩短各产业集团的技术差距。

(2)发展研究(R&D)与技术创新(Innovation)

技术变动的另一个来源是技术创新,它是一种投资、开发与研究的结果。新技术的开发主要表现在:a)提高要素生产率,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保证产量的情况下,使用更少的资源;b)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

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可以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出现。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个最终产品可以由一个企业变成许多个企业来生产。同一企业中也可分为许多部门,每个部门只生产产品的一个零部件。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每个部门只集中于一个小范围的大规模生产,而在这个具体的零部件生产中,企业有可能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利润。换句话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利润不再只是从最终产品中获得,每个生产环节都独立出来,都有获得利润的可能性。对利润的追逐使生产的每个环节上都有改进技术的动力。

开发型技术进步也常常是在对新产品的研制中获得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产生出新技术。

与“干中学”不同,技术创新或开发型技术进步是需要大量投资和研究的,因此,只有在保证这些投资能够获利的条件下,企业才会去研制新技术。因此,一国能否获得大幅度的开发型技术进步,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没有保护的话,企业开发新产品所冒的风险与其收益不对称,也就没动力去投资、研究。(2)要鼓励对科研的投资。干中学虽然也能提高技术,但毕竟有局限性,毕竟只能缩短与先进技术的差距,一个国家要想技术上领先,就必须有开发型的技术进步,但开发型技术进步是需要有法律和投资来保证的。

国际贸易与开发型技术变动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仅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迫使各国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也通过国际技术外溢给各国互相启发的机会。新技术的开发不再只是个别国家的行为,而成为各国的共同努力。这里边也有一个技术开发的规模经济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贸易和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使开发研究形成“规模经济”而降低各国的科研开发成本。一项新技术从一国开始后,另一国可以马上引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不应重复同样一个过程。当然,这样做需要许多政治条件和技术条件,但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最优方式。

另一方面,技术革新也会影响贸易模式。在技术作为外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