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SUV“真实油耗”排名出炉:奇骏第12,博越39,你的车第几

2.煤价为什么会降价!

3.我国化学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最新!SUV“真实油耗”排名出炉:奇骏第12,博越39,你的车第几

新一期的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新一期的油价调整

官宣!SUV“真实油耗”排行榜出炉:奇骏第12,博越39,你的车呢?

紧凑型SUV是我们国内最主流的SUV,它的定位比较适合家用,所以紧凑型SUV也成为了各大车企争相布局的车型。而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紧凑型SUV的销量都是不错的,尤其是排名前十的SUV当中,像哈弗H6、本田CR-V、吉利博越、日产奇骏和长安CS75等,都属于紧凑型SUV范畴。这两年,随着国内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油价也是一直处于高位震荡,而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也是更加在乎它的油耗了。近日,国内汽车油耗综合网站就根据几万名车主的真实反馈,发布了最新一期的紧凑型SUV“真实油耗”排行榜,数据显示,车主们实测的平均油耗和工信部发布的油耗有很大差异,而且和中控仪表显示(表显油耗)的油耗也是差距较大。那么各大主流SUV的油耗表现到底如何呢?话不多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油耗网站发布的最新紧凑型SUV油耗排名吧,官宣!SUV“真实油耗”排行榜出炉:奇骏第12,博越39,你的车第几呢?

一、SUV“真实油耗”排行榜1~10名

从榜单可以看出,油耗排名前十的紧凑型SUV基本上都是手动挡车型,而且排量也不是很高。其中,国产SUV的油耗表现还不错,像荣威RX3、宝骏530、奇瑞瑞虎5X、吉利帝豪GS等,其平均油耗都在7-8L之间。而合资SUV方面,三菱劲炫ASX、马自达CX-4和本田CR-V的油耗表现也都是非常优秀的,尤其是本田CR-V,它的1.5T发动机,能迸发出194马力,但油耗却只有8.2L左右。

二、SUV“真实油耗”排行榜11~30名

榜单中的日产奇骏、荣威RX5、丰田RAV4荣放、比亚迪宋、长安CS55和日产逍客等,都是目前非常畅销的紧凑型SUV,而它们的油耗表现也是不错的。其中,日产奇骏排名第12位,搭载是2.0L发动机,它的平均油耗是8.24L左右,市区油耗在9.3L左右,所以日产奇骏的整体表现还是不俗的。而国产SUV长安CS55、比亚迪宋、奇瑞瑞虎7和奇瑞瑞虎5X的油耗表现,也是不错的。

三、SUV“真实油耗”排行榜31~50名

榜单中的国产SUV比较多,其中吉利远景SUV、荣威RX5、吉利博越、长安CS75和传祺GS4,都是目前销量表现不错的。吉利博越,吉利博越排名第39位,这款吉利博越搭载的是2.0L发动机,其油耗表现还不错,平均油耗在9.1L左右,市区油耗稍高一点,在10.3L左右,不过这款吉利博越并不是其主流车型。官宣!SUV“油耗”排行榜出炉:奇骏第12,哈弗H6第54,你的车呢?

四、SUV“真实油耗”排行榜51~90名

最后来看下国产SUV的“销量王”哈弗H6的油耗表现,哈弗H6是目前最畅销的紧凑型SUV,它的综合性能比较不错,性价比也是较高,所以受到了很多国人的认可和青睐。而此次哈弗H6有多款车型上榜,其中哈弗H6的1.5T手动挡排名第54位,其油耗表现比较一般,平均油耗在9.3L左右,市区油耗在10.7L左右。而哈弗H6的1.5T自动挡和1.5T手自一体车型的油耗表现,也是表现平平,它们的实测市区油耗都是超过了11L。大家在看完最新发布的紧凑型SUV油耗排行榜,有什么看法呢?您的车型排名第几位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煤价为什么会降价!

1:交通技术进步,运输成本下降。

2:其他能源供给扩大。

由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天然气、电力输送,使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污染严重,成本较高的煤炭需求量大幅度下降,迫使煤炭价格下降,以获取竞争力。目前我国新能源开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例如高原地区的太阳能,沿海和内蒙古地区的季风能,西南地区的水电,以及正在大力建设的核能,使煤炭无论在价格和环保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低。

3: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煤炭勘测发现大量煤矿,煤炭的市场供应量提高,供求关系对价格进行调整。这是市场的自我调节。

4:低碳生活的倡导,减少了煤炭的使用,不得不降价以促销获得市场。

5:煤炭开采技术进步,开采升本下降。

6:火电及钢铁冶炼工业的技术改进,降低了煤炭消耗量。

还有其他更方面的原因我就不细说了,比如政策的调整等等。

不过总的来说,煤炭依旧是我国当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能源来源,广阔的中国市场为煤炭业带来巨大的需求,因而煤炭即使价格下降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降价总体上是技术进步,供求调整,成本下降等市场因素带来的变化,短期内煤炭业依然是暴利行业(这东西又不要成本,挖出来就能卖),所以煤老板很多,而且都很有钱啊!

我国化学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能源化工,主要指利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基础能源资源,通过化学过程制备二次能源和化工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等。能源化工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关系人们衣食住行的化工产品几乎全部来自于石油化工;氮肥、甲醇等则主要来源于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  在能源化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石油化工。目前,车用燃料的99%以上、所有的航空燃料以及石蜡、沥青、润滑油等都来自于石油化工。截至2004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约为3.1亿吨/年,二次加工以催化裂化工艺为主,约为8000万吨/年。乙烯原料全部来自于石油炼制产品,乙烯产能为608.5万吨/年,仅能满足国内乙烯当量需求的不足40%。煤炭的利用仍然是以一次能源燃烧利用为主,化工利用仅限于以煤制气生产合成氨和甲醇,2004年占煤炭总消费不足10%,且产品附加值较低,能耗高,污染大。天然气的大规模化工利用也主要是合成氨和甲醇,占2004年天然气消费的不足40%。在当前石油价格高位动荡的形势下,以石油化工为主的能源化工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 挑战之一: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偏紧,导致能源化工缺乏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中,煤炭、天然气的蕴藏量相对较为丰富,石油资源相对缺乏。近十多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量持续快速上升,1993年我国重新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我国实际生产原油1.75亿吨,消费原油3.14亿吨,进口量首次突破1亿吨,达到1.2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38.9%。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2020年中国石油的需求量将达到4.5亿~6.1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7~4.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高达60%~70%。  面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拓宽原油资源来源渠道。从总体看,我国海外石油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从中东以及南美、非洲国家进口石油。2004年我国从中东进口原油6295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50%以上;运输路线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域,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原油保障将会变得极为脆弱。第二个油源是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进口。200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原油管线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输油能力为1000万吨/年;另外,中—俄输油管线经过多次反复,最近俄罗斯基本确定首先保障中国支线的输油量,并承诺通过铁路加大对中国的原油出口。这个方向的油源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诸多政治、经济的变数,而且受资源量的限制,预期总输油量不会超过5000万吨/年。第三个油源是我国石油公司在国外勘探开发获得的份额油。2004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国外油田获得的份额油达到1750万吨。由于我国石油公司拥有权益的多数海外油田东道国处于国际政治、经济冲突的前沿,继续扩大产量将受到资源量、所在国家政治环境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国际、国内石油供应的严峻形势,使我国能源化工的持续发展面临重大的考验。  石油资源的紧缺直接影响石油化工的发展。石油资源主要用来炼制作为燃料使用的汽、煤、柴油和用来生产作为乙烯裂解原料的石脑油。根据现有规划,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若干个百万吨级以上的大型乙烯基地,加上原有乙烯基地的扩能改造,预计2010年乙烯产能将达到1000万~1500万吨,作为乙烯裂解原料的石脑油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4500万吨。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和客货交通运输量迅速上升,汽、柴、煤油等燃料油品消费量也将持续增长。因此,炼油工业面临保石化原料还是保运输燃料的问题,矛盾异常突出。资源的紧缺和供需之间的矛盾还将直接导致石脑油价格的上涨,使得乙烯和聚烯烃产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必须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大力提高轻质油收率,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替代能源和资源,采用新型车用燃料替代汽、柴油,尽可能多的把轻质油用于乙烯裂解,同时要积极探索用重质油、煤或天然气生产低碳烯烃的新途径,有效降低能源化工的成本。  2. 挑战之二:石油资源品质低劣导致加工难度增加,对能源化工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世界范围内原油变重、品质变差的趋势十分明显。原油资源品质的变化影响成品油的品质和乙烯裂解原料石脑油的品质,使得石脑油的收率降低,裂解性能变差。  对于我国而言,石油资源品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东部优质石蜡基原油的产量逐年递减,蒸汽裂解乙烯收率有下降趋势。这种变化使得必须采用更多的资源、更高的代价才能保障乙烯产量的提升。二是重质、高稠原油产量逐年上升,对这种劣质原油的加工已成为石化企业不得已的选择。这种原油轻油收率低,必须经过催化裂化、焦化、加氢等复杂过程才能生产合格油品和石脑油。三是进口原油绝大部分是高硫原油。近年来,随着石油进口量的增加,来自中东、俄罗斯的高硫环烷基、中间基原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导致原油加工流程更加复杂,现有设备需要改造才能适应高硫含量的变化;另一方面,与适用乙烯裂解的低硫石蜡基原油相比,用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生产的石脑油,乙烯收率大约降低2~4个百分点。  与原油资源品质劣质化趋势明显相反,成品油质量要求不断升级,乙烯产能迅速扩张对石脑油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资源品质下降的情况下,汽、煤、柴油要达到新的排放标准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尤其是硫含量要达到欧III甚至以上标准,需要更多的高压加氢过程,加工成本大幅上升。在乙烯方面,乙烯产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转化为对原料石脑油的竞争,原料的成本和品质将成为石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石脑油品质和数量的保障将成为乙烯市场的矛盾焦点。这种变化趋势将迫使能源化工企业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劣质原料加工成本;或者采用替代资源,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3. 挑战之三:环境保护的压力,迫切需要提高对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利用  能源的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在我国,能源浪费的现象和不合理利用现象仍比较严重。据统计,城市大气中64%的CO、69%的NOX、33%的CO2、40%的悬浮颗粒物和80%的噪声都是由汽车交通产生的。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约有70%为煤炭,其中85%采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的直接燃烧方式。每年由于燃煤引发的SO2污染和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1000亿元,酸雨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显然,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利用程度,大力开发能源的清洁利用途径,实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和环境保护发展的迫切要求。生产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更清洁的汽油、柴油和煤油,是今后几年我国石油化工面临的重要任务。  根据我国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排放计划,北京从2005年7月1日起全面使用欧Ⅲ标准的汽油和柴油,2008年,中国车用燃料要整体达到欧III燃油标准,2010年要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当前,要大规模地满足硫含量低于50μg/g甚至10μg/g以及低芳烃、烯烃等要求,炼厂还需要采取很多的技术措施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发展清洁燃料技术一方面要求改进原油加工工艺,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开发新型替代能源,例如不含硫的天然气合成油、醇类燃料、氢能等,以解决资源和环境对燃料日益增长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