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眉山房价会跌吗?

2.中国今后房价走势如何?

3.房价走势的七大误区 你中招了吗?

眉山房价会跌吗?

中国房价油价下跌了吗最近-中国房价油价下跌了吗

不可能跌。首先,房地产开发成本提高,土地价格,建材,人工成本的提高,已使利润越来越低。其次,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紧缩银根,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增大,但任何企业都不愿在此时降价,那无疑向公众表明企业已经非常困难了。然后,地方政府干预,房地产是拉动地方经济的主要动力,地方政府绝不愿看到房地产市场的萎靡,已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来扶持房地产行业。最后,开发商普遍采用变相降价方式,不会直接降价

中国今后房价走势如何?

我认为有“一股寒流”,只是担心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就会是“吃错了药”,让市场经济的机制被破坏了。我绝不是认为房市已出现了拐点。

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似乎是一种矛盾,一方面在限制市场的资金出现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又放开财政支出的口子。如果是计划经济将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投资与生产就难以防止投资的增长过速与过热。但如果大量的财政收入是用于解决提高民众的收入问题及提高民众可以共享的保障与公共性支出,则可拉动消费、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重,是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推动的。

印度也许是比我国经济发展还要落后的国家,但印度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性支出却是我国财政支出的数倍或数十倍,这也就是印度希望将GDP的增长速度提高,要连续五年达到10%,而我国却希望将GDP增速降到8%的差别。

防止通涨和过热一定会出台一系列政策。从2002年开始,特别是2004年之后,可以规律性的发现,每次政策的出台都有一个市场消化的周期。尤其是许多不可预见的政策会隔三差五的连续出台时,不管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会有一个观望、分析、博弈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在不同城市与地区中的反应不同,一般会有三至六个月的波动,或上或下,就如同股市总会在政策调整时有所波动一样。不同点在于股市的反映更快更及时更强烈,而房市则不是马上能调头的,反应的周期会较长罢了。

第二套房信贷政策的变化与中央的工作会议的从紧政策,确实让个别城市与地区出现了销量与价格的波动,但就全国而言绝不是拐点。个别城市无法代表整体情况,也无法代替说明全国的普遍情况。

什么是拐点也许是大家所关心的。衡量的标准大约应以代表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指数是在上升还是在持续下降来判断。标准值为100,低于100的为冷点,而高于100则并非变冷、并非进入冬天。11月的标准值是持续上升的,并接近了110的高位,又何来的冬天之说呢?

房价指数在继续上涨并环比增加,许多城市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销售量仍远远大于竣工量,空置率仍在下降。起码从整体数据上看不出有任何的异样,更不用说是全国下跌了。

在REICO报告年初的报告中,就预期在各种调控力度加大之后,房价的涨幅应回落,很遗憾的是这种预测落空了,涨幅不但没回落反而自5月份之后上升了(涨幅回落不等于跌价)。9月份关于第二套房的界定争论让政策的作用产生了严重的滞后,但作用在逐步显现,此后的涨幅是回落的。

广州的土地流拍与杭州的土地低价中标并不能让北京的土地低价中标,超过底价一倍以上的中标情况说明北京的情况与其他地区不同。全国的情况相互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用某几个城市或热点城市的情况去说明全国的情况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中国总体的经济背景并未全国恶化,通涨的情况则是带有全球性的。油价不仅让中国的CPI突破了预期,也让许多国家的CPI突破了预期。而通涨的时代中,又有那个国家的房价不是同时在增长呢?通涨反映的是一种币值的变化,这种币值的变化会面对所有的产品或资产价格,于是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决定了某一项产品或资产的涨落差别,重要的在于这个产品或资产的供求关系。

目前最新的空置率情况尚未公布,但从历史的数据看并不高,那么就意味着自住需求仍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只有个别城市之中投资或投机的成份偏大,而从全国的情况看并非如此。

此轮调控的措施重点在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控制投资或投机的消费。控制投资无法解决供求关系,但控制投资需求则可能让部分城市或地区的销量下降、缓解供求矛盾,但总体的数据并不表明扣除投资需求之后就解决了供求的矛盾。如果需求继续存在,则不管如何调控需求都是必须满足的,否则这个政府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这次的第六次差别性调息恰恰最好的说明了这种情况,政府在充分认识到必须尽到政府应满足自住需求的住房要求的责任时,未继续对合理购房需求的长期房贷加息,而只对第二套投资需求的住房信贷加息。如果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打垮开发商让房市大跌,大可以同步提息或单独加大住房信贷的利息,甚至可以全面取消对第一套或所有住房的信贷。这也说明政府未来调控的底线仍是要提高居民改善生活质量的住房,而非扼杀整个市场。

明年的平均房价是会下跌的。当两限房与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在总销售量中比重增加时,各地的平均住房价格都会下降,但这并不表示是拐点,商品房价格也未必会受影响。政府的保障性措施如果连这个平均房价都无法拉低,那么又出台这些措施何用呢?更重要的是这些措施确实达到了解决相当一大批人住房困难的问题。

发展房市的目的是要解决住房困难与提高住房质量,如果政府承担起了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市场解决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各有分工、共同促进不正我们想看到的局面吗?市场化的障碍消除之后,需求分层次解决之后,不是更能促进市场化的进步吗?

梦想让房市进入拐点、看楼市大跌的人确实大有人在,但他们会失望的。大跌给市场与民众并不能带来财富与好处,也不会给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好处,也许仅仅是满足了那些“预言家”的个人偏好。但政府政策的调息告诉市场的信号正是:政府仍然想让更多的人能借助于个贷合理的解决住房的需求问题。

房价走势的七大误区 你中招了吗?

近年来,房价变幻莫测,老百姓要想了解房价走势,可不能走入误区。长期以来,市场上弥漫着很多关于房价的错误言论,其实只要稍加思考,就知道这些观点有问题。以下是关于房价走势的七大误区,赶紧擦亮眼睛,别轻易被人误导!

房价走势误区之一:房价十年大涨,早已买房的人大赚

这是典型的投资心态。社会上有一套房的家庭占大多数,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在房价出现巨大涨幅后抛售获利,毕竟中国人“安居乐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为赚钱而卖房再租房的做法,恐怕得有先进的投资观念。所以不管自己的房子涨了多少,只要不卖,就不能实现这种收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纸上富贵”。

由此来看,房价虽然涨了不少,可对于大多只有一套房的家庭来讲,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

房价走势误区之二:知名经济学家说房价还要涨

经济学家在某些领域有智慧,不等于在所有经济问题上都在行,而且越有名的经济学家,恐怕越无时间搞学问。听到诸如“10年内房价要涨3倍,房价还要涨20年……”的言论,一定要仔细分析,可别轻信。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想卖给美国政府7个字:中国会出兵朝鲜。虽然只有7个字,可是附有好几百页的材料来进行详细说明,但美国政府舍不得那点小钱,没有买,结果遭迎头痛击。现在的这些言论,恐怕没有翔实的材料作为根据吧.

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曾说:“中国的有些学者不是缺乏智慧,而是没有良心。1998年的时候这些人怎么不说房价要涨一倍,他们能否对买房人做出房价上涨的担保,当初说股市要涨到3000点的人是否补偿亏损的股民,哪怕是一分钱。”

房价走势误区之三:政府严控土地则房价上涨

根据北京市国土局二季度公布的土地供地计划,与去年相比,住宅用地总量计划减少450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减少了200公顷,商品住宅用地计划减少了250公顷。

从表面上来看,土地供给计划下降,房价就会上涨。实则不然,因为土地供应减小,抑制的是新房市场不断提高的活跃度,而这将间接促进北京二手房市场发展,所以土地供应减少将抑制新房价格,上涨的仅是北京二手房的价格。

房价走势误区之四:买房后就一劳永逸

根据中国法律,业主对房屋建筑拥有所有权,但是对于住房的土地,并无所有权,最多只有70年的使用权,而且从开发商拿到土地之日算起,如房子盖了3年,那么业主就只有67年的土地使用权了,如果又空置了2年,就只有65年了。

至于是重新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费,还是以后就可以免费使用,或是由国家收回使用权,这在法律上仍是空白。所以,买房人在买房时,不光要看房屋的地段、交通等,还要看土地所有权期限。

房价走势误区之五: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价格就应上涨

其实,不光是土地,石油、煤、铁矿、铀矿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可是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会一直上涨,从不下跌呢。国际油价暴涨暴跌,难道是因为它们成了可再生资源.

房价走势误区之六:建材成本上涨所以房价还要上涨

据测算,建筑材料成本仅占房价的20%,钢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筑材料,这样钢材占房价的比例就更低了。砖混结构的房屋用钢量每平方仅为10~30公斤。所以钢材涨价对房价上涨影响甚微。

同时,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好几年了,这也使得企业盲目进行大量投资,仅今年已经建成的钢铁项目的产能就将高达4.1亿吨,而2004年中国生铁产量仅2.5亿吨,中期来看,钢材价格会不涨反跌。最近市场上的钢价不就下跌了近千元一吨吗。所以说,钢价涨并不是房价走势涨的理由。

房价走势误区之七: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房价也应涨

不错,中国这两年收入提高较快,但假如一个人年收入3万,一套房价90万,就相当于这个人30年的收入。可是房子不像一般的消费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积蓄来购买的。

又假如一个人年收入3万,一套房价60万,相当于这个人20年的收入。若收入与房价年均上涨15%,20年后不吃不喝,也仅307.35万的积蓄,可是房价却已涨到854万了。所以房价涨幅应大大低于收入增长。

总之,房价走势是否上涨或下跌,影响因素颇多,不能说某个因素有利房价上涨,房价就一定上涨!况且,上述七大误区本身就很难站得住脚。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1-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