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

2.油价下跌意味着什么

3.国内汽油到了9元时代,俄罗斯原油却跌到了白菜价,为何中石油却拒绝购买?

4.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5.沙特与俄罗斯间的石油博弈,为何说会让其他中东产油国恐“沦为炮灰”?

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

油价下跌俄罗斯和沙特-油价 沙特

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从两国目前的态势来看,最终沙特很可能会占据上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朋友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

一、沙特的石油成本很低,能够支持他们坚持更长的时间:

俄罗斯和沙特在不久前的谈判失败,最终导致两个国家开始石油价格战,这场战争双方都会有一定的损失,毕竟石油价格战持续下去的话,会对两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在石油价格战方面优势并不是很明显,原因在于俄罗斯的整体发展比较缓慢,前几年俄罗斯在石油方面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因此他们的积蓄比较有限,想要长期坚持的话,很可能伤害他们的国家的经济。沙特的石油成本极低,因为他们石油开采,只要简单的油井即可,由于底层很薄,所以成本十分低廉。因此即便是价格战,沙特依旧能够保持石油收入平衡,最终他们将逐步地掌握话语权,让俄罗斯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局面。

二、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会提高沙特的政治地位:

沙特这次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继续延续下去的话,沙特会有更高的政治地位,因为沙特的行动,对于美国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特朗普必须正视这件事情,因此特朗普需要讨好沙特,缓解本国页岩油企业的困境,因此沙特在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中,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三、沙特通过石油价格战,会逐步提高中东地区的经济控制能力:

沙特通过石油价格战,还能够增强对于中东地区的经济控制能力,这是因为通过这次石油价格战,中东地区其他国家会大受创伤,这样沙特经济方面就会有更多话语权。

油价下跌意味着什么

分国家来看,以原油净进口(或出口)占该国GDP的百分比为指标,韩国、南非、印度、土耳其等国原油进口占GDP的百分比最高,将受益于更便宜的油价;沙特、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原油出口占GDP的比重最高,油价暴跌会对其造成伤害。

受油价暴跌影响的另一个主体是全球主要央行。因通胀走高而面临加息压力的央行将获得喘息之机,但面临通缩压力的央行,如日本央行,可能会因油价暴跌而再次落败。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将缓解家庭和企业的压力。过高的油价会降低家庭的收入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此外,它还将缓解原油进口国和经常账户赤字国家面临的压力。

通胀方面,油价下跌意味着通胀压力减小,意味着央行加息压力减小。

二。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由于页岩油生产的出现,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经大大降低,这将削弱油价下跌的预期经济结果。

然而,特朗普仍然喜欢油价下跌,在推特上形容油价暴跌相当于减税。特朗普频频为降低油价发声,敦促沙特进一步降低原油价格,甚至发动制裁,动用战略原油储备,试图控制原油市场。

另一方面,一些国际投行认为,50美元的油价对美国非常不利,油价再次下跌将考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盈利能力。

高盛集团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夫·柯里(Jeff Currie)警告称,美国页岩油田生产原油的“全部成本”(包括资本回报)约为每桶50美元。因此,50美元的油价将伤害美国的原油钻探商,影响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并可能导致信贷市场出现问题。

柯里认为,对各方来说最好的价格是每桶65至70美元。“当油价处于这个水平时,它不会太高来伤害消费者,也将为这个行业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此外,分析认为,由于美国是重要的产油国,油价下跌会拖累其经济,从而降低其承受贸易冲突加剧的能力。

第三,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海通证券姜超分析认为,就中国而言,油价下跌将导致通缩幽灵再现,宽松预期延长。

具体来看,由于油价大幅下跌,同时煤炭、钢铁价格也在同步下跌,这可能导致2019年PPI再次出现负增长,通缩魅影可能再现,这也支持宽松货币环境的继续延续。

但另一方面,姜超认为进口值下降会改善贸易担忧。

长期来看,虽然油价下跌或预示经济放缓,但对华外贸实际上是利大于弊。

如果油价保持在目前的50美元/桶,预计明年将为中国带来700亿美元的收入。

国内汽油到了9元时代,俄罗斯原油却跌到了白菜价,为何中石油却拒绝购买?

在研究我国的中石油为什么不买俄罗斯的廉价石油之前,必须要明确一个概念。石油进出口并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往往需要签订长期的协议。不是说今天我想买就买,明天不想买就不买了。

也正是石油进出口的期限决定了不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动,进出口大多数情况都不会受到影响。随着当前各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石油更是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能够稳定国家的石油进出口,所以我国早早地就已经和许多石油出口国签订了长期协议。

而这个协议上规定的价格就是我们进口石油的价格,这个价格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发生改变,更加具有稳定性。目前我国不仅与俄罗斯签署了这一协议,同时还与沙特、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签订了长期协议。

所以说我国在有了稳定的长期协议的基础上,并不需要因为暂时的石油价格下降就贸然的大批量地买入石油资源。原油进出口协议对于我国的石油进出口有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以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便是避免被认为站边俄罗斯

如今随着国际冲突越演越烈,西方国家一直在虎视眈眈希望能够将我国拉下水。如果我们采取了措施援助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马就会往我们身上泼脏水。

早在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进行经济限制,限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的时候,就已经污蔑过我国一次,称我国不跟随西方国家的限制就是对俄罗斯的变相援助。

我国在协议的基础上与俄罗斯进行正常的外交都要受到西方的污蔑,更不用说从俄罗斯大量采购石油之后将会面临什么局面。第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并不便宜

当前的俄罗斯石油价格虽然有了下降,但是在国际石油价格当中仍然处于中等位置,并不是一个较低的价格。

就比如伊朗的石油价格仅仅为3330元每吨,要远远地低于俄罗斯的4045元每吨。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稳定的石油进口渠道,价格已经不是我国进口石油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中石油才会表示此次不会购入俄罗斯的廉价石油。

总结

我国每年要消耗至少7亿吨的原油,因此如果只单独考虑价格来进口石油很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的长远发展要求。所以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我国的中石油没有选择购入俄罗斯的廉价石油。

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众所周知,每当面临油价疲软时,欧佩克将开始一轮减产,使油价上涨。但是,今年油价继续下跌。欧佩克会议不仅没有说减产,而且即使在美国的压力下,必须增加产量。我们必须知道,美国现在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油价下跌也对美国不利。美国为什么要压低油价?

1、增加产量前打垮前苏联。事实上,无论是压制油价还是提高油价,经济目的都是第二,关键是要看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美苏霸权时期,美国迫使欧佩克增加产量,让石油价格下跌。目的是镇压前苏联。值得注意的是,前苏联是一个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其外贸收入基本上来自石油出口。这种经济上的独特性非常脆弱,美国的目标是前苏联的弱点。

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迫使沙特阿拉伯增加产量并实施“反向石油冲击”战略,该战略显着提高了产量并压低了油价,拖累了苏联经济。石油价格战已成为苏联最终瓦解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这个时候,美国大力推动欧佩克的产量大幅增加,其战略目标是针对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家。

2、战略目标超出了经济目标。几天前,美国声称退出伊朗核协议,并以更严格的方式对伊朗实施制裁,以获得伊朗的“更高程度”合作。石油是对伊朗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持。此外,伊朗恢复经济运转时间尚短,其增产能力仍然有限。低油价将影响伊朗经济乃至政治稳定。美国的另一个“敌人”是委内瑞拉,它也是一个单一的石油生产国。委内瑞拉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低油价不仅导致其经济崩溃,而且还导致政治上的崩溃。此外,美俄关系“看起来很美”,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仍然难以彻底摆脱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依赖。

3、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近年来,全球石油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非欧佩克国家的集体崛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巴西等石油产量出现反弹。俄罗斯的产量继续保持强劲,并且在苏联时代继续恢复其记录,份额超过全球12%。其次,页岩油气革命使市场充斥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随着“水平钻井”和“高压裂缝”等技术的改进和规模,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已降至前两年的一半左右。

最后,随着页岩油革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随着石油美元的霸权,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石油价格的控制。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已联合起来,但他们希望降低石油价格并提高石油价格,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但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沙特阿拉伯不仅会减产,而且还会增加产量。谁控制石油就是控制所有国家。

沙特与俄罗斯间的石油博弈,为何说会让其他中东产油国恐“沦为炮灰”?

因为,沙特和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二者之间的博弈,必定导致石油价格进一步波动,而其他影响力小的石油国家自然会受到影响。

沙特和俄罗斯都是国际的石油大国。特别是沙特地处中东,原油资源丰富,属于老牌的国际原油霸主。但是随着国际石油局势的变化,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了俄罗斯和沙特之间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近期随着疫情的全球性爆发,石油需求骤然下降,连带的石油价格不断回落。于是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沙特和俄罗斯这两个石油巨兽,展开了博弈。

要知道,俄罗斯和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经常是任何一个国家有一点波动,都会影响国际石油局势的存在。所以,二者的至此博弈,确实让其他中东石油国家苦不堪言。

首先,二者的竞争,使得导致本来就受疫情影响的原油价格,进一步受挫。两个石油大国到没有伤筋动骨,但对于其他以出口原油为重要收入的国家来说,却是个沉重的的打击。毕竟,每个国家开采原油都是需要成本的,在成本线之上才可以赚钱。而现在由于俄罗斯和沙特的竞争关系,导致石油价格很有可能会处于成本线之下。这就相当于赔本赚吆喝,自然会让其他中东国家苦不堪言。

例如,伊朗这个国家。由于伊朗近期与美国的矛盾,使得伊朗受的了来自美国的经济制裁,这已经导致了伊朗很多石油产业的停摆,严重影响了伊朗的经济发展。然而,还没有缓过劲来时,肺炎疫情又来了,紧接着就是石油价格的崩盘,这无疑让伊朗的经济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沙特和俄罗斯的这次博弈,实际上就是一次石油格局的洗牌。在给自己争夺更多市场份额时,打击其他石油国家的石油产业,力求在肺炎疫情过去后,拿下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