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知油价调整情况呢-怎么预知油价调整情况呢知乎
1.机油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少,怎么判断是烧了还是漏了?
2.为什么个人投资的波动被认为是引起经济活动波动的主要原因?
3.战略管理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4.600115东方航空,大家对这个股票怎么看?
5.最近股市行情怎样?
机油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少,怎么判断是烧了还是漏了?
机油过一段时间之后会不断的变少,那是因为排气管里面非常的黑。可以把汽车的排气管给卸下来,将里面的内壁给擦拭干净。要每周擦拭一次,那样才能够不出现耗油的现象。车辆烧机油必定会存在问题,自己也要去想办法解决。假如没有办法将排气管给弄下来的话,可以将车开去4S店,那里会有专业的人员帮你解决。
烧机油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假如自己也检查不出问题的话,那就要把车送回厂家进行检测。厂家会有专门的检查人员,会看一看是不是阀门出现的问题。一旦发现堵塞比较严重的话,那很可能就会出现机油渗漏的现象。必须要从根本进行解决,不然点燃车内的发动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想去判断油究竟是烧了还是漏了的话,那就可以去看一看车在启动的时候是否出现冒蓝烟的现象。假如排气管当中冒出了蓝烟,那就说明车漏油的现象非常严重,必须得尽快的去进行维修。不能够选择继续拖下去,否则的话会对车本身造成很大的损伤。不要选择去偷懒,要不然自己必定会为此事付出很大的代价。
总的来说现在的油价变得越来越贵,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好好的开车。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一脚踩下去的话就要花费好几块钱,所以心目当中是舍不得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去买一些比较劣质的油,有可能会对发动机起到一定的破坏。不好的油缸壁的密封性会被企业进行破坏,很有可能让油全部都被吸附进去。不要总是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那样的话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
为什么个人投资的波动被认为是引起经济活动波动的主要原因?
经济萧条怕,经济太热也怕。
谁都不喜欢经济萧条,那意味着更多的失业、收入降低。但经济周期的规律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波峰就会有波谷,于是政府总是想办法熨平这条曲线。这一代人自工作以后就总能听到宏观调控的字眼,而经济热度依然不减,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房价股价高悬。中国经济仍然会有几年好光景,可谁能保证过热之后不会萧条。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他们必须面对这一切并承担这一切。
没买房子怕,买了房子也怕。
没有房子在都市里漂泊当然心里不安,而且现在的房价一天一个数字,说不定过两年房价又翻了一番。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如果不咬咬牙拿下可能这辈子就没房子住了。但买了房子就安心了吗,做个房奴还算好。怕就怕在当初自不量力买了个难以承担的房子,当经济萧条房价下跌时,连月供都还不上,房子被强行拍卖人被清理出屋,这比买不起房要可怕得多。
没有工作怕,有个工作也怕。
就业形势严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缓解甚至有加剧的趋势,没有工作的人即使拥有一套房子也只是一座城市的遗弃者,这是更可怕的事情。但拥有了工作就不怕了吗?职场中人普遍存在本领恐慌,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终身雇佣制与这一代人无缘,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经营不善以及自身能力的问题都可能带来失业之忧。人在职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没有结婚怕,结了婚后也怕。
有家的感觉真好,无依无靠的漂泊在都市会增加不安全感,何况夫妻合力理财的效率更佳。婚姻是座围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观念的转变,未来将会"出城容易进城难"。其实"城"中的人又何尝不怕,离婚是最大的破财行为,而离婚率偏偏节节攀升。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对结婚的恐惧以及婚后的不安全感日益加剧。
不要孩子怕,有了孩子也怕。
老龄化社会即将来临,这一代人如何养老恐怕会成为世界性难题。丁克家庭活得潇洒但也担忧老来孤独。有了孩子又怎样?指望养儿防老已不现实,而且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已经成为家庭主要的"成本中心"。对孩子的培养教育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而投入产出比并不乐观。孩子能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也带来压力。
这一代人怎么什么都怕!但反过来想,"怕"未必是坏事,风险和机遇总是相伴。萧条期给了你崛起的空间、下跌时为你赢来了入场的时机,工作的压力可以将你锻造得更专业化和职业化,社会安全感的缺乏或许让你更珍惜家庭。毕竟,这一代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也面临更多的机会,互联网为他们营造了更加公平和开放的环境,只要有能力便可尽情拥抱这个沸腾的年代,这一代人有充分的"爱"的理由。
那么,75-85年生人在未来30年里究竟会面对什么呢?他们的"怕"与"爱"如何转变成赢到最后的动力?下一部分内容,或许能帮助你解答这些问题--赢30年!可能吗?谁知道30年内会发生什么?没错,白驹过隙、世事无常,30年时间里确实变化太多了--
30年前,有谁能预知到一场令世界震撼的伟大经济变革正在酝酿,其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思想文化上的巨变会令30年前的人瞠目结舌。
于是,曾经一些吃着"大锅饭"、享受各种福利的令人羡慕的国企员工下岗了;曾经一些为完成组织任务,"被迫"买入股票的人成了资本市场上的第一批暴发户;曾经一些"二道贩子"、被认为不务正业的人如今成了企业家……
变化意味着机会,如果很早就预知到了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可能就乐于迎接市场的挑战,而不是凡事依赖政府;如果很早就预知到了资本市场的繁荣,可能就积极打理自己的资产,而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们在感慨命运弄人的时候,是否认真思考过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怎样的规划?
对于1975-85年出生的人,他们很快就将担当起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任,未来的30年也是他们一生中的黄金三十年。这一代人在改革的大潮中长大,也承担着改革带来的成本和阵痛。他们从小被打上了市场经济的烙印,而在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的时候却常感到迷失与彷徨。而无庸置疑的是,这一代人赢得未来的30年,中国也将赢得世界30年。
《钱经》希望能对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预测,也会对75-85年生人做一下人生规划。也许你会觉得这种规划没有意义,毕竟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但你当前需要做出的选择,比如买房、职业发展、是否创业等,可能就会极大影响到你未来的30年。也许你对这种预测的可靠性产生怀疑,毕竟30年间会有太多的事情发生。我们不否认这一点,我们可能不会给你一个确切的结果,但会告诉你一种正确面对未来的态度和方法。
理财是一种规划,而人生是需要规划的。
成长的记忆与他们的特质
今年夏季,有两部热映的**与75-85年生人的儿时记忆有关,一部是《变形金刚》、一部是《多啦A梦与他的恐龙》。当青年男女带着伴侣甚或是子女涌入**院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冲着曾经抱着入梦的变形金刚玩具和憨态可掬又总能变出新鲜玩意的机器猫来的。与其说他们是来看**,不如说是在寻找一种回忆。
这种怀旧的情绪同样弥漫在网络上。有时,这代人回忆童年的贴子竟然有上千个跟贴,跟贴者继续贴出他们的记忆--除了变形金刚和机器猫外,还有童话大王、玻璃球、魂斗罗、街霸2、猫和老鼠、圣斗士星矢、十六岁花季、酸梅粉小勺、大大泡泡糖、三鲜伊面、钙奶饼干、小虎队……
这个回忆的单子还可以列得很长。一群依然年轻的人现在就对儿时的记忆如此感动,这确有点令人费解。不过,想想这一代人共同的成长历程就不难理解了--
他们出生在一个相对匮乏的时代,但物质产品随着经济改革逐渐丰富起来,对外开放也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持续不断的冲击;他们出生在一个相对禁锢的时代,男看金庸女看琼瑶的热情还通常隐藏在地下状态,而思想的牢笼一旦打开就会放飞得更高更远;他们出生在一个相对单调的时代,伴着他们出现并成长的电视媒介最开始输出的几乎是单一的内容,当遥控器的按钮越来越多互联网蓬勃兴起后他们才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许,正因为曾经的匮乏、禁锢与单调,儿时的记忆才令这一代人倍加的珍惜与感动。
这一代人是完全伴着改革开放出生成长起来的,对金钱和市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儿时的懵懂中渴望拥有金钱,也知道了金钱的魔力,但那时仍身处一个对商业社会深深戒备的环境中。随着他们逐渐长大,商品经济在发展、思想观念在转变,他们也开始学着独立思考和自主创造。而当他们成为追逐金钱创造财富的主力时,却渐渐对无处不在的商业行为感到厌倦。在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时,他们又怀念起物质相对匮乏时期的那种单纯的美好。
下面,是一位80后网友的一段话,也可以看作是这一代人发出的宣言:
我,82年的,理想主义者。
80年代的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成长的岁月物资不缺,但也不充足。
小时候侠义和英雄主义的传媒熏陶造就我们的爱心、同情心和正义感,也让我们看不惯现实世界中遇到的虚伪、造作、阿谀奉承等可鄙的事物。
虽然一直在党的宣教中长大,80年代的人不相信未体验过的东西,这也让我们懂得了怀疑和不盲从,在越来越前进的大环境中,向往公平和自由。
相比年长一代的人,没有伤害和扭曲我们幼小的心灵。相比90年代的人,没有物质充裕和物欲横流的儿时,我们珍存着小幸福,那是单纯浪漫的童年。
我们是善良的一代,是如今不得不为生活奔波的一代。属于我们的时代终要到来,很快也会到来了。到那时,潜规则会减少,不道德的人会没有市场。
读完这篇充满锐气的宣言,或许可以感受到这一代人身上的某些特质,这是与经济改革开放相吻合的一种特质:他们很现实,但也有那么点理想主义;他们渴望财富,但也并非完全金钱至上;他们不迷信权威,但对专业高手也会产生些许崇拜;他们没有坚定的信仰,但并不缺少价值认同;他们受到西方思潮的熏陶,但也发现其中不乏糟粕;他们即将承担起大任,但对未来的变化还带着惶恐和不安。
75-85年生人即将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也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他们身处一个怎样的环境?将面对怎样的未来?他们身上的特质会将中国的经济带向何方?反过来又会对自身带来怎样的冲击?这一代人要想赢得未来30年,必须面对和解答这些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先发掘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人自嘲的一段话,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对于1975-85年这个时间段(范围可以更窄一点)出生的人来说,确实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们赶上了住房商品化改革、教育产业化改革,经历了大学扩招还有这波风诡云异的牛市。他们承受了改革的成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改革的收益,就已经被推到了市场大潮的前沿,面对未来几十年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和巨变,他们心中会隐隐不安--
未来30年大预测
完整的预测出未来30年会发生什么,这几乎不可能。就象30年前谁能预测到中国经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15年前谁能预测到互联网会这么深切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但经济社会发展也有规律可循,历史往往重复。我们不能描绘出未来30年清晰的图景,可这不妨碍在某些问题上提前作出预判--比如中国经济何时会迎来一次萧条,股市由牛转熊都有哪些前兆。这也不影响我们发挥想象力来展望下一次技术革命以及人们生活消费形态的变化。不要把这种预测当作一场游戏,成功的人往往是有远见的人,看清"势"运用好"术",这一代人才能赢得未来30年。
一、经济萧条离这一代人有多远
预言与建议:中国经济会在未来不远时步入一个相对萧条期。因此现阶段你应尽可能的减少负债,比如房贷最好提前还款。要密切关注经济指标和周围人消费意愿的变化,特别是后者更为直观。一旦出现明显的萧条迹象,适当抛售手中的各种资产,如房产、部分股票、基金等。再尽可能的判断萧条的底部,及时购入各种资产。
对于75-85年间出生的人来说,在未来长达二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或背负房贷期间,会不会经历一次经济萧条?答案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经济周期波动是一种常态,任何地区都避免不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萧条什么时间会来,程度能有多深。
当然,对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太难了,连顶尖的经济学家都作不到。但你至少需要对某些迹象有所警觉,就如看到天气阴了下来想着带把伞一样。接下来我们会给出一些近两年呈现出的经济萧条的迹象,至于会不会演变成真的萧条则需要你的判断了。对于75-85年生人来说,对经济运行周期的把握非常重要,这样才可以尽早制定应对策略。
迹象一:投资周期进入尾声,而此前投资需求所带动的经济高增长中酝酿着生产过剩危险。
中国经济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所以必须先分析投资的变化。数据显示去年前4个月城镇投资增长率为29.6%,今年前4个月已经下降到25.5%。今年一季度新上项目投资为负增长13.5%。这显露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正在放慢脚步,并开始从推动总需求增长转向推动总供给增长,从而酝酿出生产过剩危机。
观察投资应主要关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变化,本轮投资周期到目前已基本结束了土建阶段,而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在设备安装、调
试和试生产阶段结束后,投资项目就建成了,就会进入到投资从需求转向供给的质变点,如果消费与出口不能接替投资需求的地位,生产过剩危机就不可避免。有许多统计数据可以支持投资周期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而外需的萎缩可能加速产能的过剩。
迹象二:房产市场过多的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正在减弱,通货膨胀实际上降低了工资的购买力。
在美国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中,消费支出是判断经济周期最主要的指标。中国的情况虽然不同,但绝不能忽视消费的变化。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加快趋势,但我们注意到消费构成中房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房价越来越高、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必然令房产消费转冷,而长期房价高企对其他消费领域的挤压效应会逐渐显露出来。
应该说近两年消费增长率的提升与股市繁荣基本是同步出现的,股市飙升所创造的"财富效应"拉动了消费增速的提高。但相信只要入市的人都会承认,今后在股市中赚钱不会像以前那么轻松了,股市结束单边上扬会对消费产生紧缩效应。
近期在消费领域更重要的一个变化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的压力没有缓解的迹象。通货膨胀会降低工资的购买力,也就是减少实际平均单位时间收入,而后者是影响消费支出最有效的唯一领先指标。这轮通货膨胀会打击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预期,从而进一步紧缩消费。
食品安全问题不局限于食品安全本身,已经上升到经济、政治的高度,这是外面世界对中国制造投出的不信任票。一些国家中的某些势力的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但不能否认其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
美国次级贷危机造成的影响超出了最初人们的预料,可见美国经济体开始品尝前几年流动性过度膨胀带来的恶果。如果接下来美国还会发生信用卡危机,那么全球流动性趋紧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次级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会造成何种影响现在还很难判断,但美国经济的衰退以及导致的消费萎缩对中国经济决不是一个好兆头。
看到这么多不祥的迹象你是不是都有些紧张了,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要相信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而且对于75-85年生人来说,只要你没有过多的负债,就会很轻松的度过萧条期,还可能抓住机会将你的事业和投资生涯推向另一个新的高峰,你要做的是在萧条前减少负债和投资,而在反弹来临前加大投资、布局各种资产。特别是对于"负翁"一族,现在应抓紧时间减轻负债。
经济周期波动对于个体来说太宏观太难把握了,那么我们来说一说具体点的东西,比如股市。这波牛市行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会不会出现崩盘,这也是匆匆进入股市的这一代人非常关心的。
现在物价飞涨人们的平时开销也越来越大了,虽然国家一步步提高利率来缓解通货膨胀,但只能在一点程度上缓解而不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理财也开始变成一个时髦的名词了。现在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如何打理好自己已经拥有的财富不因为通过膨胀而被这样个经济社会给吞噬了,守住自己拥有的一切。但面对市场上众多的投资理财方式,你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
首先我们说说基金,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投资基金是最好的选择,基金风险是大众共享,风险很低,但收益也是很低的,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收益才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而且风险也不是绝对的低,一场次级贷款危机一下导致世界几大有名的基金机构一夜倒闭,上百亿的资金一夜之间血本无归,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基金也相继倒闭。再说国内的湖南的“凤凰桥”的倒塌,投入此项目的基金同样血本无归,投资基金再不是只赚不赔的买卖了。而且再好的牛市,大多基金现在基本上是只涨点不赚钱。
再说最热闹的股票市场,对于一个刚刚步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面对众多的股票品种和名称,更是无从下手;而一个在股票市场打拼多年的老股民来说,股票市场的“肥红瘦绿”应该是深有体会,其中的苦多甜少就不用多说了;再者现在股票投资的收费也是越来越高,不光各大投资证券加收费用,国家也加收印花税,风险也进一步加大。并且交易单一股票只能买涨,跌停的时候就会出现卖不出,这种流动性差的状况减少了很多投资机会,并造成损失。
房地产,这是一个赚大钱的市场,但大家都知道一般人都玩不起,门槛太高,而且其中的手续太多比较烦琐,投资时间也比较长,一些因为人文的不良因素也很多。
期货,技术要求高,投入也比较大,品种繁多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选择了解,虽然可以双向交易但是,涨停或跌停的时候会出现买不到或卖不出,流动性很差,减少很多投资良机,并会造成很大损失。
投资国际现货黄金可行性分析
2008 年可能将是黄金价格的重要一年,因为这一年将创下每盎司900到1000 美元新高。这是在这里举行的LBMA贵金属会议2007上达成的专家共识。
鼓励黄金投资的因素是美元的减弱,还有更高的油价格,全球金融安全问题,对地缘政治和通货膨胀的担心,这是会议上这些专家的看法。
如今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因素将在明年继续保持,因为没有迅速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瑞士信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商品主管Kamal Naqvi先生说。
不过在年底前,在普遍预期的金价上涨出现之前,金价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因为年底前获利盘要兑现。
在目前波动幅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下跌到750美元/盎司,而在明年第一季度创出新高。伦敦的Dresdner Kleinwort公司的David Holmes董事说:“我认为明年商品价格包括油价不会下跌。”
在2-4 周的短期内,可能有个调整,随后在12月价格能上升到850 美元/ 盎司,然后在2008年涨到1000美元,GFMS公司的执行主席Philip Klapwijk先生说。(2007年11月21日 中国黄金报)
◎如果有钱 不妨投资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人均黄金年购买量约0.2克,远低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均10克的水平,其中投资所占比例更小。“如果有钱,不妨做一点黄金方面的投资。”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建议。
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投资黄金忌跟风,尤其不宜作为家庭理财的主要投资产品。个人与家庭进行黄金投资必须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量决定黄金资产的配置比例。
◎投资比例 不宜过高
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理财师臧晓蕾表示,投资黄金还要关注影响黄金价格的多方相关因素,控制投资比例,以规避风险。
由于黄金价格以美元定价,美元跌,黄金涨,美元涨,黄金跌,因此,美元走势成为判断黄金走势的风向标。除了影响黄金价格的多种基础因素外,投机性需求也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冲击因素,投机者往往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投资者也需仔细辨别。
对于黄金投资者而言,要规避风险就要控制投资比例。作为多样化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黄金所占的比例不宜过高,占投资资金的10%比较适宜。
◎选对品种 适度投资
有人误以为买金饰品就是投资黄金。业内人士吴全伟表示,从投资角度看,金饰品主要体现为观赏价值,不宜作为投资。因为消费者买进的金饰品,价格往往会在黄金原料价格基础上溢价20%~30%,且其收益风险比也较差,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黄金投资品种很重要!
战略管理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大前研一指出,企业战略管理不仅具有全局性的特征,是一项总体性的管理,而且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讲还具有长远特征。一般来讲, 企业的战略制定在时间跨度上都是5年以上, 而且是在这样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进行规划。所以,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讲,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大前研一认为,战略管理对企业目标和使命的实现,有决定性作用,战略的制定需要统筹全局,综合考量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
同时,大前研一指出,企业战略管理实现的过程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略的制定。 战略制定包括企业综合情况的分析、存在的内外威胁、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市场所处的定位等。在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再根据目标制定其得以实现的战略。
第二阶段是战略的实施过程。 这一过程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细分,一般以年度为单位,确立年度目标,根据年度目标制定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和相关策略。大前研一指出,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将已经制定的战略付诸行动,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这一阶段是战略管理具体的实施阶段,也是直接影响战略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阶段。
第三阶段是战略评价。 战略评价是战略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由于在战略实施过程当中,企业会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就需要对先前作出的战略计划作相对的修改和调整,而无论作哪一方面的调整,战略管理的目标则是绝对的。所以在战略评价阶段,需要针对战略实施过程当中战略的调整做出评价、发现问题,以便在下一阶段的战略管理中借鉴。
而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大前研一认为, 战略管理制定属于最关键的阶段,它直接决定了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生存亡。 他以泛美航空公司为例,说明企业战略管理制定的决定作用。
泛美航空公司是美国的航空公司之一,于1928年6月23日正式成立。当时,泛美航空为美国国外航线指定公司,它在政府的扶植下,业务不断扩展,并收购了很多其他公司。一年之后,泛美航空的股票成为炙手可热的股票。经历了50年左右的发展,泛美航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而且具备了全球航行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初,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线已经延伸到了全球的160多个国家,遍及地球六大洲,泛美公司成了“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航空公司”。
不过,在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 泛美航空公司战略的失误,却预示了其衰落的开始。 1966年开始,泛美航空公司订购了25架波音747飞机,并于1970年开始投入运营,这成为泛美航空公司衰落的开始。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高油价以及航空旅游需求的降低,致使泛美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原本以为引进波音747能够带动游客的大幅度增长,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其他的航空公司大量出现,开始与泛美航空公司争夺市场,为了更好地竞争,泛美开始开拓美国内线市场。1979年,泛美航空开始在纽约开通国内航班,然而,在国际航线上,泛美航空公司依旧需要与其他航空公司竞争。1980年,泛美航空进行了技术改造,淘汰了20架波音707客机,用洛克希德制造的L1101-500型宽体客机取而代之。然而,就在此时,一些成本更低的新型飞机纷纷上市,如波音757、波音B767等,相比较之下,L1101-500型宽体客机的成本要明显高很多。为此,泛美航空公司后悔不已。
同年,为了壮大在美国的国内航线,泛美航空公司收购了美国国家航空公司,不过收购的价格由于提价而远远超过了市值。这次收购不但没有给泛美航空公司带来盈利,反而由于两个航空公司企业文化的不同导致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也让泛美航空公司的航线和机型变得杂乱。一系列问题使得泛美航空公司的整体管理运营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为了挽救公司,泛美航空于1981年将自己的营业大楼——泛美大厦出售给了大都会国际人寿;1985年又将整个太平洋航线整体出售给美国联合航空,将获得的资金用来购买新型客机。
自此之后,泛美航空的业务也开始转变,在保持原有国际航线的同时,将重点放到国内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三大城市的往来之间。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泛美航空的继续亏损。1988年,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在苏格兰克洛比上空爆炸,这次空难让泛美航空公司的运营状况雪上加霜。为了摆脱困境,泛美航空不得不继续采取出售企业财产的方式来维持运营。到了1990年,美国开始出现经济衰退,同年,海湾战争爆发,跨大西洋航线的游客锐减,这让泛美航空公司更是捉襟见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泛美航空将来往伦敦希斯罗机场的航线出售给联合航空,到1991年1月,泛美航空由于无力维持,宣告破产。
大前研一指出,泛美航空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一系列战略制定的失误 , 在战略制定过程当中,对企业外部环境的战略分析和市场需求估计不 足;同时,在战略决策方面, 忽视了决定性的成本因素,盲目追求企业的快速成长,忽视了潜在的财务危机。 对此,大前研一表示,很多企业都会去做战略管理,但是大部分企业却只是流于形式,不去重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对战略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前研一指出,企业战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所以在制定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适应环境原则。 大前研一指出,企业战略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企业自身所处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往往会受到企业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 只有在综合分析具体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与环境相适应的企业战略,才能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也只有如此,战略才能统筹全局,适合市场的整体原则,企业才能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
第二,整体最优原则。 企业的战略管理本身就是一项针对企业整体的管理。大前研一表示,战略目标的制定,是 强调整体的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某一个领域或部门。 所以,战略管理是通过协调企业的各个部门,将它们的优势结合起来,把所有的力量都发挥到企业最关键的地方。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发挥绝对优势的作用,强调战略管理的整体最优,是企业实现战略管理目标的前提。
第三,全部参与原则。 依据大前研一的观点,企业的战略管理是具有全局性的。所以,战略管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不仅仅是企业上层管理者的事情,在战略管理的过程当中, 还需要将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联结起来,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当中。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体现每一个成员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巨大的好处,在遇到需要决策的事项上也可以集思广益,听取更多的意见。
第四,适度合理原则。 大前研一指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当遵循适度合理原则,因为战略目标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在战略的实施过程当中,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可能会出现变化,而面对这些变化,相应地也需要调整和改变战略目标。在无法准确预知可能出现的复杂变化之前,战略的制定要具有自由拓展度。战略的实现不是机械的执行过程,所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当遵循适度合理的原则, 只要不妨碍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某些调整和改变,都是可行的。
大前研一指出,整个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除了在制定和实施中需要遵循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则外,还需要注意战略的评价和更新,提高对战略实施过程的重视程度,将战略实施作为企业日常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如此,才能够突出企业的战略在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的引导作用。 总之,大前研一表示,一个企业若想实现稳定快速的发展,就必须有一定的战略和计划。战略管理的过程需要很多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有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事项。 只有根据企业的情况,随着变化而调整战略管理的实施,才能适合企业的发展要求,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管理的顺利实施。
600115东方航空,大家对这个股票怎么看?
今年原油至少会上涨到64美元,也许还能高达70美元,如果真的这样,那么东方航空公司的原油套保浮亏就全部消失,那样的话,股价会不会涨?近来航空股走势很强,这本身就预示着航空股利空出尽,股价开始见低回升。当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因为大家预期汽车业会受到冲击而大量抛空,汽车股肌价大幅度下跌,可后来汽车股不久却出现一波大行情。不过话说回来了,东方航空公司对赌的到期时间是2011年,现在无法预知那个时候原油价格会是怎样的,也许是在高位,那到时就有些戏剧性了。
中国的上市航空公司都是国资,上航和东航都是上海的上市公司,这两个公司合并重组只是时间问题。上海要打造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两个公司上海政府不可能不管,更不可能让它们退市,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那就只好合并重组了。
最近股市行情怎样?
我以前也怕受美国股市的拖累.但是想明白了,因为游资不会回家睡觉,美国欧洲日本坏了,只有去中国哪.
最近,偶美国股市,涨跌没有明显趋势,估计中国股市会有开门红.
万维专稿:股票价格还会下跌
:财富杂志的文章说,现在的股市经常会有上上下下几百点的日子,油价接近每桶一百美元,美元下跌,媒体每天都有人在说经济衰退已经来了,在这样的日子里,股市其实给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的话。
但是,现在是不是最好的买进股票的时机,还有待观察。
文章说,投资者不必被每天媒体的标题吓倒,回顾一下历史,这种日子我们以前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比如1987年十月的大跌,90年代初的S&L危机,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科技泡沫。这些起伏既是可预知的-因为股市总是有起伏的;又是不可预知的-因为你没法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正因为股市的大起大落才会使投资者的长期回报比较高。一位金融顾问说,投资者应该感谢股市大跌,如果没有跌的话,股票的回报就会象债券一样沉闷。大跌给投资者提供买进便宜股票的机会。((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话虽这样说,投资者在大跌时买股票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目前。现在的股市不是八十年代,不再是投资者的乐园,当时各种股票都显得很便宜。而现在,不是各个行业的股票都值得买。比如说,投资者可以考虑那些已经跌了很多,行业已经经历了衰退的股票,如红利很好的银行股和药业股。除此之外,投资者手头最好要留一些现金等那些仍然比较贵的股票下跌时好买进,比如现在不少科技股仍然比较贵。
华尔街人士说目前最大的危险是经济衰退,但是如果说美国经济会发生严重衰退是言过其实了。虽然就业市场的数字不好,但在上两次经济衰退中失业的上升率都达到25%,这次远远没有那么严重。有些经济学家说目前其实还没有真正显示经济衰退的信号。(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知的是美国大众消费减弱,房价下跌,借款越来越难-包括买车贷款以及小企业贷款。如果美国会真的发生衰退的话,那么也应该只是在今年上半年,而且不会很严重,也不会为时很久。自从去年九月以来,联邦储备已经减息数次,目前利率在3%。通常减息刺激个人和企业消费要六到九个月才会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到了今年年中经济会有起色。而且,很多人都预测联邦储备还会进一步减息,通过这些措施,美国经济在下半年应该恢复到3%-3.5%的上涨率。
经济学家们担心低利率政策会蕴酿一个更大的危机,就是通货膨胀。从历史经验看,高油价,高食品价格,高金属价格,低利率都是通货膨胀的必备条件。Carnegie Mellon的经济学家Allan Meltzer指出:真正的危险可能会是在2009到2010年发生,到时候联邦储备将不得不迅速加息以控制通货膨胀。
虽然经济前景还不明朗,有一点可以看到的现实是:目前不少股票价格仍算贵的。虽然华尔街的分析师不停地说现在股价多么便宜,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所说的股价和利润的比值,现在看看确实是不高,但是大家必须记住现在公司的业绩是要走一段下坡路的,而不是在上升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低比率并不真实。根据耶鲁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的统计,现在标准普尔五百指数里的公司的股价/利润比值实际上是在24.5,而长期以来的历史平均比值应该只是15,所以说现在股价仍然较贵。((
做为投资者,在今天这种股市中要保持冷静,首先大家必须认识到整个股市仍然处于高点,下跌的空间还有很多;其次,你必须均衡投资,将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第三,手头一定要有一些现金,以便在大跌时进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