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92汽油多少钱一升-伊利92号最新汽油价格
1.2008 世界十大事件 是哪些?
2.航母发展史如何?
3.想问玛丽皇后二号的资料
4.洛克菲勒的公司被拆分为几家 现在还有影响力的有那些?
5.中石化,中石油,壳牌汽油有啥区别?
2008 世界十大事件 是哪些?
据国外媒体报道 近日,国外一家媒体评选出了2008年十大绿色事件,中国举办了“绿色奥运”,美国掀起新一波的“本土膳食”运动,洁净煤技术,……,2008年,绿色事件真是不少。不久之前,绿色还是一种普通的颜色。但近年来,它已经成为描述一种优良的环境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好名词。
2008年,绿色事件层出不穷,你可能已经在报纸上,杂志上和网上了解了一些故事。这些绿色事件的内容和未来趋势是怎样的?让我们来详细了解其中最重要的十大绿色事件。
1、中国举办了“绿色奥运”
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时,曾向世人承诺,要实现“绿色奥运”。2008年,北京履行了向国际社会许下的绿色诺言,也得到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赞扬。可以这么说,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最大的金牌是“绿色金牌”。中国为了举办绿色奥运会,投入了180亿美元治理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出了一个更清洁、绿色的北京。
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在“绿色奥运”理念的推动下,紧紧围绕“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的目标,全面推进奥运绿化、城市绿化和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涉及31个奥运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以及奥运道路连接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160多项奥运绿化工程,其绿化面积达1026公顷,栽植乔木37万株、灌木210万株、地被植物460余公顷,树木成活率达99%以上。2008年8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还代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授予北京奥运村“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金奖。在北京奥运村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他称赞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最环保、最绿色的一届,而北京奥运村功不可没。
此外,北京市还加快了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平原和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使全市范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呈现出“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2、公平贸易促进绿色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当你在商店里买了一杯咖啡,钱会流通到哪里呢?商品流通的每一环节都赚一点利润,有多少钱真正到达种豆农民的手中?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他们的购买力,有些人情愿选择自然产品。
公平贸易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运动,在贴有公平交易标签及其相关产品之中,它提倡一种关于全球劳工、环保及社会政策的公平性标准,其产品从手工艺品到农产品不足而一,这个运动特别关注那些开发中国家销售到已开发国家的外销。公平交易运动,试图通过与被边缘化的生产者及劳工的紧密合作,将他们从易受伤的角色,转化为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的人,它也试图赋权他们,使他们成为其自己组织的利害关系人,同时在全球市场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
公平贸易运动旨在提高低收入农民和生产像咖啡,棉花和大米等农产品的生产者的生活水平。通过减少中间商,公平贸易组织能够为那些最需要的人谋取利益,同时还负责监督生产和认证商品。如果消费者支付更多的钱,他们通常想要更好的产品。许多公平贸易产品质量又好又是绿色产品。
3、洗盥污水能解决全球水危机吗?
你也许注意到由于全面禁止户外浇水,有很多车脏兮兮的,并且草坪也枯萎了。但你也大概看到了一些公示牌上写着义务洒水不违规。人们面临“水危机”的危胁。
洗盥污水是指来自你冲凉,洗菜,洗衣服的污水,与黑水不同(黑水是指来自卫生间,下水道的废水)。洗盥污水不需过多处理就能够重新利用。因为洗盥污水中有虽然小浓度的洗涤剂,食品粒子和排泄物使灰水不宜饮用,但您的草坪和观赏植物用灰水来浇就没问题了。
您可采用专业安装系统连接到您的洗衣机和水桶中,收集洗盥污水。洗盥污水的利用虽然不能阻止全球“水危机”的发生,但起码可以缓解“水危机”继续恶化。
4、洁净煤技术
有些人认为“洁净煤”是一个让人不可理解的复合词。毕竟,黑黑的煤从来与“洁净”的美誉无缘,人们很难将二者联系起来。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家研究出的洁净煤技术越来越先进,能使烧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少。
洁净煤技术是在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烟气净化方面开发的新技术的总称。洁净煤技术包括 :选煤新工艺、水煤浆、流化床燃烧、烟气净化、煤炭气化与液化新工艺、煤基燃料电池、煤气化新工艺、直接炼铁、普及型煤等。采用洁净煤技术旨在减少煤炭燃烧和转换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并降低成本。
洁净煤技术能降低造成全球变暖的有害成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种技术当然能使煤变清洁,这就是为什么将钱花在这种将脏的燃料变清洁的技术,而不是将钱投资在替代能源上。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世界电力市场,为美国提供50%的电力,中国和印度正主导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直到其他燃料也像煤那样廉价和丰富时,就有助于建立和改造发电厂和工厂了。
5、电器的吸血鬼功率
当你不使用电脑的时候,关掉它无疑是节省能源的一个伟大的方式。但是你知道吗?一些设置和电器(包括电脑),它们在被关掉后仍然在消耗电能。这是一种被称为待机功耗的现象,有时候又被称为吸血鬼功率(vampire power)、待机功耗、储用功率(standby power)或者能量泄漏现象。待机功耗现象指的是,一种设置在已经关闭后,仍然继续消耗电能的现象。比如当VCD、DVD以及手机充电器等电器设备插接在墙壁插座中时,即使这些产品处于闲置状态,但却仍然在消耗电能。消费者通常会认为他们的设备已经关机,而事实上,该设备只是处于待机状态,仍然在消耗着功率。
譬如,当您使用遥控器关闭VCD后,由于VCD内部的电源仍然处于接通状态并为遥控接收器供电,因此VCD仍在待机或睡眠模式下耗费着电能。尽管遥控接收器消耗的功率微乎其微大约0.1 W,但由于采用低效技术的电源(如线性电源)不够智能,无法减少待机状态下的功率消耗,结果往往会浪费几瓦的功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待机功耗。
虽然单个设备的待机损耗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您将住宅数量与住宅中的家电数量及每台家电待机消耗的数量相乘时,问题很快会凸显出来。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 全球5-15%的家用电器消耗量均是在待机模式下产生的。在美国,每瓦电能的成本大约是每年1到1.5美元。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估计,在美国家庭一年的电费中,待机损耗将会超过50亿。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报告,美国每年使用的待机电能相当于26座平均规模的电站的发电量!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带有电子控制和多种功能的新设备的增加,这一问题也将会日益突出。所以要减少电量消耗,
多达90%的待机功耗是由低效电源设计及不必通电的元器件造成的。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估计,如果采用新设备,可能会减少75%的待机功耗,而且可以利用待机总功耗为1瓦甚至更低的设备执行几乎所有的待机功能。 要达到此目的,可以 采用改进的电源技术和设计,即使用更为智能的开关模式电源代替低效的线性电源。
6、引发争论的海底钻探问题
海底钻探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气开发技术的水平。工作人员和物资在平台和陆地间的运输一般通过直升机完成。海上油气田离炼油厂一般都较远,开采出的油气要经过装油站通过船舶运到目的地,或直接由海底管道输送至海岸。海底钻探台有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
当汽油价格在今年夏季和秋季持续飙升之际,很多开车族大大减少开车的次数。他们有的合伙使用汽车,有的乘坐公共汽车,有的甚至在业务允许的情况下远距离工作,也就是不出门,通过网络工作。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把争论了许多年的海底钻探问题摆到了桌面,是长期禁止呢,还是废除海底钻探的联邦禁令,开放更多的近海水域用于海底钻探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虽然钻井的支持者认为,扩大海外业务将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和产生较少的环境影响,反对者认为,保护区的设立将导致只生产少量的石油,且会破坏了微妙的生态系统。布什于2008年7月取消了执行禁令。两个月后,美国国会宣布26年的禁令期满。但在今年的总统选举期间,海底钻探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7、乙醇真的比汽油环保吗?
在油价高涨和粮食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你很容易认为乙醇既经济实惠,又能解决粮食饥荒。
我们都希望控制大气污染。乙醇,从玉米或甘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清洁燃料。燃烧过程中只排放少量的温室气体。乙醇作为燃料的使用减少了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然而从乙醇整体的生产过程来说,并不是很环保。
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雅各布森说:“乙醇的确减少了一些污染,那是真的,但是乙醇也增加了其他一些东西,”
从玉米中提炼出乙醇这种燃料,到底有什么问题呢?首先,乙醇比汽油包含的能源要少。这意味着生产和运输到制成乙醇所消耗的能源大于乙醇中所包含的能源。还有,种玉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可耕种土地。把玉米转化成乙醇提取能源,生产产品的过程会散发一氧化碳和其他化学物质,包括甲醛,到空气中。
乙醇比汽油更容易挥发----那就是说,乙醇蒸发得更快,这无形中造成了能源浪费。
8、环保新名词“碳足迹”
什么是碳足迹?碳足迹就是一个人或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之分。第一碳足迹是指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例如一个经常坐飞机旅行的人就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原因在于飞机飞行要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为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例如消费一件普通的商品,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碳足迹虽然涉及许多因素。不过,要计算它也并不难,许多网站上都有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你输入相关情况,就可以计算出某种活动下的碳足迹,当然也可以计算你一个月或者全年的碳足迹总量。碳足迹数值越大,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就越大。
无论是个人、组织、商业界还是政府都要采取措施,减少碳足迹,戒除非环保习惯,减少碳足迹应从每一个人做起。气候变化对于一个国家、公司或一个社区来说,要想单独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太大的挑战。 国际旅游组织鼓励旅行者尽可能地选择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环保方式。旅游组织指出,即使是短途旅行,使用空中交通工具比使用火车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至少要高出三倍。在城市之间旅行,搭乘汽车可能比使用高速列车更加环保。鼓励旅行社在为顾客定位时尽量使他们少转机;不提倡大家坐公务舱;提高飞机的上座率并尽量降低飞机机群的使用年限。
从自身出发,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一下细节,就可以减少“碳足迹”的排放量: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保、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少买不必要的衣服、节能灯泡替代白炽灯、使用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氟利昂的绿色环保冰箱、用布袋取代塑料袋等等。
9、“本土膳食”运动
“本土膳食”(Locavores)是个新词。它是2005年夏天,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一带,冒了出来,这个词主要是指:只食用在居家外围100英里(约160公里)内生产出的农产品。在2008年,“本土膳食”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变得流行起来。
它是一种新的粮食消费潮流。其重点,是自己耕种、或消费家居附近所在地生产、加工的食品。这潮流,也把重心由“有机”食物,转为“在地”食物。着重食品的产地,及作物收成后的后续处理,如:包装、运输、冷藏等。而不像前的“有机”,较着重如何耕种作物。这潮流,在因应能源的浪费与有机生产的困境中跳了出来。但它也力图保障生活外围的农地与小农,重新建立起人与人(生产者与消费,小区居民)之间的各种关系。
很多人都愿意投入这场运动。有人不再太相信有机认证标准,不想再在粮食上浪费石化能源,从而选择新出路——就地取材。认为当地食品具有时令性,又不需长途运输、冷藏,而觉得口感、养份较佳。现行工业化粮食系统中在在能源浪费,很多人对种既有的耗能的粮食生产方式感到厌倦。 有人是想通过这方式,来支持本地的农业。另有人则是因政治、经济、或环保的理由加入进来。
在食品宣传上“本地产”成为现在的流行词汇。一些美国商店,无论他们是如何定义“本地”,当其购买本地商品时甚至会选定农场。农贸市场也变得流行起来。一般这些农贸集市通常在较大的空旷场地上每周交易一次。一些人在自己家里或是社区花园里种植食物。一些餐馆也加入到支持本地产食物的运动中。美国全国餐馆协会报告指出,美国人对本地种植产品需求量巨大。
10、全球石油生产顶峰的争议
早在1953年,美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哈伯特(King Hubbert)大胆预言,美国石油出产将于1969年左右达到顶峰,达到了顶峰之后就会一直下降。虽然当时许多专家对他的预测提出质疑,但是在1970年,他所预见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从此以后,石油专家把这种情形叫“石油顶峰”(Peak Oil)。
后来,经过坎贝尔和西蒙斯等人此后不遗余力的宣扬,“石油顶峰”论日渐深入人心,大有成为主流舆论之势。2008年一段时期内,随着当时石油价格的高升,石油“顶峰论”又引发了争议。石油所谓“顶峰论”,是指全球范围内(或某个地区)石油生产已达最高出产能力并开始滑坡,从而引致预期价格上升,最终推动现实价格上升。 根据这个理论只要能找到最高点,就能计算出当地还能生产的石油,并根据需求计算出还能维持多少年。虽然全球石油生产顶峰具体何时到来,仍存不少争议,但多数人的共识是早晚要来。
但是这个看似过于简单的理论,一直不能被许多石油专家所接受。根据这个理论,早在2005年12月的某一天,地球第1000亿桶原油被消耗了。 这刚好是地球总产量的一半,也意味着从那一天起,地球的石油产量开始无可逆转地一天天减少。其实除了沙特阿拉伯,许多石油输出国近年来都面对产量开始减少问题。近年来随着油价不断上涨,“石油顶峰”理论开始被认真对待。
有些专家也并不严格区分“顶峰论”与“衰竭论”,在他们眼里,问题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随着供给日趋减少,价格将日益高昂。假如世界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1.238万亿桶,每天消耗为8000万桶,那么这些石油什么时候将用完?答案是永远也用不完。因为石油价格过高时,人们就改用其替代品作燃料了。而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自然不会用完。历史上,木柴和煤炭没有带来人类的末日,相信石油也不会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
美国《时代》周刊12月9日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今年投入使用又关闭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也跻身榜单。
1.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
今年9月,27公里长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首次启动。当时一些人怀疑,这台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和对撞机将形成人造黑洞,可吞噬整个地球。当然,没有哪个头脑清醒的科学家会把这种担忧当真,但他们确实期望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像此前宣传的那样运作起来,再现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场景。
事情一开始还算顺利,但后来氦泄漏导致大型强子对撞机在开启后不到两周的时间就关闭。目前修复仍在进行,估计明年6月粒子才能再度在里面飞速旋转起来。
2. 凤凰号在火星着陆
以前所有绕火星轨道运行或者登陆火星的探测器都不曾拜访火星极地,而极地又是储存冰水最多的地方,因此这也被认为是最有望发现生命迹象的地方。这一切在5月发生了改变,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北极着陆,开始挖掘、取样并分析它四周的环境。尽管“凤凰”号探测器至今没有找到证据证实火星上有生命,但它为火星曾经有水并富含有机生物这一论点增加了更多佐证。由于“凤凰”号难以挨过火星气候恶劣的漫长冬天,它在11月便停止运转,长眠在那个红色星球。
3. 科学家创造生命
要说卑微的生物莫过于细菌,基因组不过数十万,身体构造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过,仍然有人希望创造一个。这就是因参与绘制类基因组图谱而名声大震的基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所做的事。文特尔首先把58.2万对基因组缝合在一起,形成了制造一个新细菌所需的基本基因信息。他接下来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将这个DNA片段植入剔除了遗传物质的生物体中,看这个生物体能否被激活。文特尔毫不怀疑它能成功,因为所有软件设计师们都知道,假如你知道如何编写代码,你就几乎能让它做任何事情。
4. 中国宇航员太空漫步
今年9月,中国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轨道并进行了出舱活动。可能有些人不以为意,因为美国人早在1962年就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了。然而,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步伐却是惊人的: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成功;2005年又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今年已是第三次,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而且进行了太空漫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中国的“嫦娥一号”探测器目前正在绕月飞行,他们还打算在2020年之前实现登月。你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吗?那么你一定没有看奥运会。
5. 大猩猩数量超预期
对于濒临灭绝的非洲西部低地大猩猩来说,这绝对是个罕见的好消息——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于今年夏天进行的最新调查发现,野生大猩猩的数量要比原来猜测的多得多。刚果共和国北部的森林和沼泽地里据信有12.5万只大猩猩,是以前估计的两倍!然而,福无双至。相邻的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战争已经扩散到维龙加国家公园,直接威胁到那里的大约350只山地大猩猩的生存,而全世界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只有700只左右。
6. 新发现系外行星
科学家早就认为,围绕太阳系外的其他恒星运转的行星数量众多,但直到1995年他们才开始发现这些所谓的“系外行星”。只是这些行星都非常庞大,距离他们的母恒星很近,所以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今年6月,瑞士天文学家米切尔·梅杰发现45个小得多的行星,其中一个只有地球的4.2倍大。虽然它们中的多数也都在炙热的轨道上运行,但梅杰利用仪器发现,有些行星的轨道较大,使得这些行星的表面温度较低,这意味着这些行星适合居住。今年11月,美国和加拿大的两个研究小组又发现了共4颗系外行星,并首次拍下系外行星的可见光和红外线照片。
7. 隐形衣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个研究小组今年分别发明了两种可改变光的方向的材料,向人类“隐身衣”的研制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这是两种纳米材料,其中一种用纳米金属网状结构来逆转光的方向,另一种采用的是纤细的纳米银线。科学家们称其为“超材料”,因为它们的人工合成结构具有自然存在物不具备的特性,比如说可以产生负折射率。当然,目前的研究还只是实验性的,要想把这一构想付诸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 复活猛犸成为可能
一团毛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闻,这样的事并不多。但今年11月,这样的新闻真的出现了。美国科学家通过一团猛犸的毛发,成功破译出这个史前庞然大物80%的基因组。基因代码让科学家对猛犸的进化过程有了新的了解,同时表明它们远比之前想象的更接近于现代象。这一团毫无光泽的毛发,令科学家在复活猛犸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9. 科学素养有所提高
你不认为美国人比以前变得更加聪明了吗?1979年到2006年间,具有“科学素养”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比以前翻了一番,达到17%。密歇根大学的一名政治学教授今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目前这一数字又有所提高,只是增加幅度很小。目前,有25%的美国人被认为有“科学素养”。
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意味着美国仅有1/4的成年人能够阅读并理解每周发表在《纽约时报》科学版面上的故事。要知道,美国对普通选民的要求是,要了解或者精通全球变暖和干细胞研究等复杂问题。看来,即便是大众科学素养有所提高,但大部分人仍未“达标”。
10. 发现“第一家庭”
一个考古学家小组日前在德国境内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核心家庭”的遗体,他们是生活在4600年前石器时代的一对夫妻及其两个儿子。这家人可能于敌对部落的一次突袭。考古学家通过对他们骨骼的DNA片段进行检测,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两个男孩的年龄分别只有8岁和4岁。这项考古发现表明,现代家庭价值在英国巨石阵修建之前便已兴盛起来。
参加这次研究的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考古学系主任派克博士说:“这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发现,因为我们可以首次确证一个被合葬的家庭。在此之前发现的坟墓中也有数百具骸骨被葬在一起。这个坟墓可能是家庭重要性上升的一个分水岭,因为以前的证据显示,大约在这个时期,可继续的财富才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
航母发展史如何?
美国航母
航空母舰是一种离奇的庞然大物,它具有最强大的威力,但又不堪一击。过去,它曾驰骋疆场,风靡一时。1940 年以前,航空母舰还被海军里的许多人看作是附属于战列舰的舰只,然而仅仅过了 5 年,它就取而代之,淘汰了战列舰。如今 60 多年过去了,人们对航空母舰的前途众说纷纷,有许多人认为,这种庞然大物注定要衰亡。
常常有人说,战列舰耗资太大。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最末一代航空母舰,耗资同样惊人,配备的舰员更多。现在,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造价平均大约 40 亿美元,舰员超过 6,000 人。
回答上述种种疑问决非三言两语,这困于一个简单事实:不论是最原始还是最先进的航空母舰都具有双重用途,即能使人们同时征服海洋和天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 2/3,在人类试图控制海洋时,具有有效控制海洋手段的人们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同样,征服天空的权力,是属于那些实力强大的人。但是,大海是难以驾驭的,它浩瀚无垠,早期的飞机无法跨越。还有,即使在今天,超音速远程飞机一旦离开陆地,在海上进行任何距离的飞行,也会遇到麻烦。天空是没有界限的,但地球上的海空却是许多岸基航空部队无法逾越的一道屏障,这种情形还要继续下去。
初期航空母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它使人们很快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潜在价值。1908 年,美国海军曾准备让一架飞机从一艘战列舰上起飞,由于它没有购买任何飞机,结果两年来一事无成。倒是一篇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航行在汉堡-美国航线上的一艘德国邮船准备让一架携带邮件的飞机从它的前甲板平台起飞,来加快向纽约投递邮件。这是在空中发生战争的第一个信号。人们当即怀疑,德国军事当局以邮政为掩护,正在试验一项攻击美国的新技术。这篇报道,使不久前负责与飞行事务保持联系的海军物资局局长助理华盛顿·欧文·钱伯斯海军上校受益不浅。他迅速获准负责飞机在军舰上起飞的试验,并于 1910 年 1 月 9 日,在新型巡洋舰“伯明翰”号的前甲板上安装了一个起飞平台。
华盛顿·欧文·钱伯斯海军上校
钱伯斯物色飞行员比物色军舰还难。但是,在探询了包括威尔伯·莱特在内的好几位飞行家后,他遇到了与另一位大名鼎鼎的飞行先驱格伦·柯蒂斯一道工作的表演飞行员尤金·B·伊利。伊利表示愿意为海军干这件事。为了敲打一下美国海军,《世界报》决定支持另一位柯蒂斯飞行员 J·麦克迪从航行在汉堡-美国航线上“宾夕法尼亚”号邮船上起飞的尝试,这就增加了这一计划的戏剧性。麦克迪在 11 月 12 日试飞,但他起动引擎时,螺旋桨打到加油用的一个油壶,破坏了桨叶。
在这一竞争的推动下,诺福克海军船厂第二天(星期天)大干了一整天,在“伯明翰”号的前甲板上方装了起飞平台。这是一个长 25.3 米、宽 7.3 米的木质跑道,从巡洋舰的舰桥开始平缓地向前甲板倾斜。11 月 14 月晨,伊利的柯蒂斯推进式双翼机被吊上军舰,飞机经过改装,装了两个气囊,以便失去高度撞到水面时减少飞机的冲力。
“伯明翰”号按时驶出汉普顿水道,进入切萨皮克湾,沿途有 4 艘驱逐舰在固定地点为它保驾,下午 3 时左右,天气好转,可以进行试飞。当巡洋舰平稳地以 10 节航速耕波犁浪时,伊利发动了他的 50 马力引擎,开始从跑道上下滑。双翼机离开跑道,眼看着它一个劲地往下跌,机轮、气囊和螺旋桨的叶梢碰到了水面,观看这次起飞的人都为伊利捏把冷汗。但是,尽管螺旋桨受了些损伤,它仍然在旋转,使飞机开始爬高。飞机离开了军舰,渐渐消失在蒙蒙细雨中。世界上飞机第一次从军舰上起飞获得了成功。
1910 年 11 月 14 月,伊利从“伯明翰”号起飞
天空灰沉沉的,伊利很快无影无踪。他在离军舰大约 2.5 海里的地方安全降落。这件事立刻轰动了美国海军。钱伯斯提出,所有的巡洋舰都应装上这种平台。同时,还有人提出了把起飞平台装在战列舰炮塔上面的设想,以及一些奇特的见解。幸运的是,这股热情没有就此完结,“伯明翰”号试飞的主要结果是,美国海军在 12 月里选派了第一个飞行学员西奥多·G·埃利森海军上尉,去接受格伦·柯蒂斯的训练。
下一步计划更加雄心勃勃。钱伯斯获准让尤金·伊利在重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上降落。这次飞行难度更大,对军舰本身也有相当危险。在巡洋舰舰尾上方安装了一长近 30 米、宽 9.6 米的平合,平台从主桅底部开始一直伸向舰尾之外,外伸板是倾斜的。这次飞行做了这样的安排:伊利在军舰航行时降落,以便能利用逆风的风速,比较容易地控制飞机。他的飞机没有制动装置,舰上的降落阻拦装置也很原始,是由 22 根两端系有沙袋的拦阻索组成的。
1911 年 1 月 18 日这天,旧金山湾的天气不好。更糟糕的是,“宾夕法尼亚”号舰长认为该舰所处的水域太小,无法进行机动,于是决定抛锚,让舰尾迎风。对任何飞行员来说,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样的配合实在是糟糕造项。也许伊利对这种情况下难以克服的危险全然无知,他驾驶飞机飞向“宾夕法尼亚”号,降低高度冲向舰尾。当飞机贴台的倾斜尾板时,他拉起飞机,然后关闭引擎。由于飞机的冲力和顺风,轮架下面的挂钩只挂住了后 11 根拦阻索,飞机在距平台前端 9 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1911 年 1 月 18 日,伊利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
尤金·伊利的成功标志着海军航空兵襁褓阶段的开始。不过,当时对此寄以厚望,条件并不成熟。伊利是一位娴熟的表演飞行员,一个专门拍危险镜头的杂技演员,所以才敢冒生命危险在舰上降落。仅就这一点而言,美国海军要有足够的飞行员和飞机随时完成飞行任务,尚需有待时日。此外飞机本身还处在早期开发阶段,既没有跟地面进行通讯的设备,也没有装备比手榴弹杀伤力更大的武器。上述情况,对于人们了解为什么抛弃能够在甲板上降落的陆上飞机,转而研制水上飞机,不无益处。水上飞机是机翼装有浮筒的专门设计的一种飞机,或者在机轮旁边装有气囊,能够浮在水面的陆上飞机。象伊利那样,水上飞机从坡道上起飞,可以在母舰附近水面降落,然后用吊杆吊到甲板上。1911 年 2 月,格伦·柯蒂斯在圣迭戈港进行了这一试验,军舰仍然是“宾夕法尼亚”号。
为了继续进行飞行试验,美国国会在一个月以后给海军拨款 2 万 5 千美元。正如钱伯斯海军上校所说的那样,不到一年时间就取得了几项惊人的进展:从飞机上可以照相;飞机能一气飞行好几个小时;中等风浪的情况下可以把飞机吊到舰上。不久,第二名海军军官约翰·罗杰斯海军上尉被送到莱特兄弟那里受训。海军购买了两架柯蒂斯式 A-1 型飞机和一架莱特式飞机。1911 年 7 月,飞机进行了第一次试飞。
挫折也随之而来。1911 年底,尤金·伊利功成名就才几个月,便在一次事故中丧生了。除了一封感谢信外,对于伊利的飞行,美国海军没有给予任何报酬,只有一家私人基金会为他支付了 500 美金,这么是个绝妙的讽刺。25 年后美国国会给他追授一枚飞行十字勋章承认了他对美国海军航空兵事业的贡献。
1914 年 4 月,当美国和墨西哥再次发生纠纷的时候,美国海军有 12 架水上飞机。为了显露新式空中武器,其中 6 架被派到维拉克鲁斯进行侦察。它们由“密西西比”号战列舰搭载,出色地为登陆部队完成了侦察任务。但一位飞行员在他的飞机水平尾翼带着一弹孔返回时,新间界竟把这件事报道成“第一次空战”,这未免有些滑稽。
第一个原始的弹射器,是 1911 年由西奥多·埃利森海军上尉在纽约哈蒙德港格伦·柯蒂斯工厂里制造的。那只是一个由 3 根下斜的绳索和一块砝码组成的加速器。负责海军飞行的钱伯斯海军上校看到这种设计有缺陷,于是不屈不挠地改进自己的弹射装置。他的装置使用压缩空气,很象一个鱼雷发射管,把飞机推出军舰的甲板。1912 年 6 月,这个装置造好,安装在安纳波利斯的桑提码头上。这一年的 11 月 12 日,埃利森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弹射起飞。此后继续进行试验,1915 年 10 月,在“北卡来罗纳”号装甲巡洋舰的后甲板装了一部弹射器的试验样机。1915 年 11 月 5 日,它弹射起飞了一架柯蒂斯 AB-3 式飞机,飞行员亨利· C·马斯丁海军少校。1917 年初,“西雅图”号和“亨廷登”号装甲巡洋舰上装上了这样的弹射器,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弹射器使被拆掉,原因是它们影响军舰为船只护航。
1915 年 11 月 5 日,马斯丁驾机作首次弹射起飞
1920 年 7 月,美国海军提出了 3 年内建造 4 艘航空母舰的计划。一年后,又提出至少要优先建造 3 艘。这一步走得太快了。美国海军雄心勃勃的计划,受到国会人为的财政紧张的影响。很难说国会的财力已经枯竭,自从凡尔塞和会以后,世界政治舞台的活动趋于缓和,国会不愿拨出大笔钱重整军备。海军部全体委员希望在 1929 年财政年度计划中,批准建造一艘能搭载 24 架飞机的大型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的设计,是 1918 年 8 月古多尔(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的设计师)所作的研究方案,舰长 240 米,排水量 22,000 吨。1918 年 10 月,又对这个方案进行了修改,航速 35 节、排水量 24,000 吨,配备 10 门 152 毫米火炮。1919 年 3 月,海军部全体委员会决定增加 4 门 203 毫米炮和 6 门 152 毫米炮,4 个鱼雷发射管,和 4 门 102 毫米高炮。这样的火力配备表明,它是一艘大型军舰,可节省修造局修改 34,800 吨战列巡洋舰原有设计的时间。后来,这几艘战列巡洋舰改装成了 4,3000 吨的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
设计别出心裁,有两个岛式上层建筑,一左一右。舰首和舰尾配有 203 毫米炮。132 毫米炮配置在两舷舷侧,在舰尾飞行甲板端部下面配置双联装 152 毫米炮。每个岛式上层建筑都有一个象战列舰那样的很大的笼式桅。据计算,正常排水量刚刚超过 29,000 吨,航速 35 节,主机功率 14 万马力。
可是,国会寸步不让,拒绝在 1920 年、1921 年财政年度批准建造任何航空母舰。计划用于建造普通船只的经费被压缩到 1916 年的水平,对于试制耗费钱财的“新玩意儿”,更是无从谈起。要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进行试验,同意把一艘大型舰队煤船“木星”号改装成航空母舰。该船是 7 年前建造的两艘煤船之一,排水量 5,500 吨,航速 15 节;它的姊妹船在 1918 年的一次事故中沉没。现在,由于舰队大多数战列舰已经烧油,或计划改成烧油,“木星”号成了一个累赘。它是美国海军第一艘采用汽轮机-电动机动力装置的大型船只。1917 年,它曾把第一批海军飞行员送到英国。
CV 1“兰利”号
海军全体委员会不乐于改装这艘船,把这次改装仅仅看做权宜之计,总比没有航空母舰好。不久,它的名字改为“兰利”号,以纪念先驱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代号为航空母舰 1 号,或CV 1。“兰利”号虽说长度不够(全长只有 150 米),航速也低,但也不无优点:船舱深,可为飞机和修理车间提供宽大的库房;所需舰员少。1920 年 3 月,它进了诺福克海军船厂,进行为期两年的改装。改装期间,拆除了上层建筑和装卸吊杆,重新布置舱室,装了一个长 162.8 米、宽 19.5 米的木质飞行甲板。
“兰利”号的 6 个大舱全部进行了改装,首舱改成航空汽油舱,紧靠首舱的两个大舱改成两个机库。两个机库总共容纳飞机 56 架。在飞行甲板下面,在贯通首尾的轨道上有两台移动式 3 吨吊车,可以把飞机从机库用到升降机上,再由升降机提到飞行甲板。这里用“机库”一词不太贴切,因为它没有机库通常采用的机库甲板,只有 4 个库房,飞机得用吊车放到库里。在两舷中部,各有一部吊车吊放水上飞机。飞行甲板和库之间有一片很大的空间,用来进行飞机机务的有关作业。
“兰利”号最初完工时,有点象日本的“凤翔”号,在左舷侧装了一个铰链式烟囱,在飞行作业时可以放倒,后来又装了一烟囱。驾驶台位于飞行甲板右舷舰首下部,两个伸缩桅在飞行作业时可以放低到同飞行甲板一样平。虽然这艘军舰其貌不扬,象一辆蓬马车,但在 1922 年 3 月服役后,飞行员们都喜欢它。该舰安装了直通飞行甲板,可载飞机 20 余架,主要用来为战列舰进行空中掩护和进行海上侦察之用。从此,世界海军系列中有了航空母舰。
二次大战初期,美国官方对轴心国军事力量的增长,依然奉行不介入政策。1938 年 5 月,国会通过了海军扩建方案。根据这项法案,允许建造 4 万吨级的航空母舰。但是,美国海军批准建造的航空母舰仍为 2 万 7 千吨,总吨位限制在 17 万 5 千吨。美国海军部全体委员会为了抢时间,决定建造约克城级同型舰,一方面继续进行新级航空母舰的设计。这艘舰就是“大黄蜂”号,是在“企业”号服役 5 天后批准建造的。它于 1939 年 9 月动工。抢时间建造“大黄蜂”号是明智的,这不仅为对日作战及时提供了另一艘快速航空母舰,也使修造局有时间来准备新设计,把航空母舰的建造技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CV8 大黄蜂号
美国海军最终决定建造大型航空母舰。这一决定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比起 30 年代所做的任何其它决定的影响都大。海军部全体委员会的基本要求是提高载机量,还要求速度快,防护性好。结果,新型航空母舰的设计,排水量从 CV9A 的 20,400 吨一下提高到 CVI9E、CVI9F 的 25,000 吨和 26,000 吨。CV9 的最终设计为 27,100 吨。1940 年夏天,国会通过了《舰队扩大百分之十法案》和《两洋海军法案》,废除了以前的法定限制。前一个法案批准建造 3 艘 27,100 吨级航空母舰,后一个法案批准追加建造 8 艘。根据这项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成了最终打垮日本的有力武器,虽说它们在两年之后才竣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的突击能力是作为袭击港湾基地中的作战舰艇而显示出来的。在太平洋海区,明显的战例就是珍珠港事件。1941 年,日本为了钳制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以便取得战区制海权,保障日本军队能争取时间顺利地侵入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和荷属东印度的东部,就决定袭击珍珠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海军大将亲自拟定作战计划。由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指挥的这支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由 20 艘舰只组成(其中航空母舰 6 艘),有舰载机 360 架,于同年 12 月 7 日檀香山时间 7 时 49 分袭击了珍珠港。日海军舰载机分两个波次对珍珠港进行约两个小时的轰炸,共击沉舰艇 8 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各 4 艘),击伤舰艇 11 艘,另外击沉油船一艘,击毁各种飞机 464 架。自己仅损失飞机 29 架。由于日本人得到的情报不够准确,“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没有在珍珠港遭劫。再者,日本人在作战计划中忽略了两个关键打击目标即工厂和油库。这样,美军受创舰只可以修理,防御设施可以重建。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航空母舰作战史上的里程碑。战列舰部队已经不存在,不可能采用战列舰战术了;唯一选择的是,采用纯粹的航空母舰战术来进攻日本人。此后,美国海军尽管没有正式颁发文件,实际却已经放弃用战列舰来作为舰队主力,改而组编航空母舰特混舰队,重视已有相当经验的海军航空兵。
在二次大战中,航空母舰的突击能力更显示在航空母舰编队的相互之间的对抗上。主要战斗行动都是在双方航空母舰编队之间进行的海战,那就是珊瑚海海战以及随后爆发的使太平洋战局发生转折的中途岛海战。1942 年 5 月 7-8 日,美日双方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在澳大利亚东北面的珊瑚海上,进行了仅仅是航空母舰之间的一场海上战斗。7 日上午,日海军舰载机在搜索过程中,把美军的“涅骚”号油船和“西姆斯”号驱逐舰误认为是包括一艘航空母舰的特混编队。于是从“瑞鹤”号和“翔鹤”号上立即起飞轰炸机、鱼雷机和战斗机 78 架的全部攻击兵力。可是,随后的舰载侦察机的搜索报告证实了最初的情报有误,但此时要改变攻击目标已经来不及了。其结果是虽然炸沉了“涅骚”号油船和“西姆斯”号驱逐舰,但却错过了对美航空母舰攻击的战机。就在上午 11 时许,美方舰载机发现了日近距离掩护编队中的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于是“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起飞了近百架飞机,他们突破“祥凤”号的“中岛”型歼击机的拦截,对“祥凤”号实施了攻击,顷刻间,使它命中 13 枚炸弹和 8 条鱼雷,从舰首到舰尾燃起大火,15 分钟后就沉没了。
第 2 天上午,美舰载侦察机中队于 8 时 22 分在离其航空母舰 190 多海里处发现日本的航空母舰编队,两分钟后,“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截获到日本侦察机发出的搜索到美方航空母舰编队的无线电报,日美双方几乎是同时侦察到对方。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之间的海战开始了。日、美双方都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各自出动航空母舰上的全部攻击兵力,日方起飞了鱼雷机和轰炸机共 70 架,美方起飞了鱼雷机和轰炸机共 67 架,并起飞了 15 架歼击机进行空中掩护。美舰载机不是在距目标 20 海里的接近路上就是在对方航空母舰上空遭到猛烈的拦截,展开了激烈的空中交手战。10 时 57 分,“列克星敦”号对“翔鹤”号进行攻击,一分钟后“约克城”号也对其发起攻击,该舰直接命中 3 枚炸弹而受伤。“瑞鹤”号见美方飞机来势很猛,就驶入临近的暴风雨区以摆脱攻击。另一方面,11 时 20 分,日本鱼雷机和轰炸机几乎是同时地从“列克星敦”号两舷进行攻击。“列克星敦”号中了 5 枚炸弹,左航又中了两条鱼雷,3 颗近弹所掀起的水柱淹没了飞行甲板,整个攻击只持续了 9 分钟。舰上损管队很快扑灭了火源,并抽掉水柜中的水,以消除鱼雷爆炸所产生的产倾斜,使该舰又可全速航行。正当舰上回收飞机,进行加油、补充,准备再战之际,于 12 时 47 分“列克星敦”号舰底突然发生剧烈爆炸,飞行甲板的升降口随即冒出浓烟。这是航空油舱被鱼雷击中后,舱内的汽油流进邻近舱室,汽油挥发逐渐聚集在一起而引发剧烈爆炸,最后于傍晚时沉没。在“列克星敦”号遭到攻击的同时,“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也受到日本鱼雷和轰炸机的攻击,但该舰顺利地规避了鱼雷,只中了一颗重磅炸弹。炸弹穿透飞行甲板,在下面的储藏室内爆炸了,除有 37 人亡外,没有造成其它损伤。第一波飞机攻击后,双方航空母舰都后撤,脱离接触。当日方再想进行第二波攻击扩大战果时,但为时已晚而失去战机。
列克星敦号的最后一幕
珊瑚海海战中,日方总共损失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驱逐舰一股和 3 艘小艇,航空母舰”翔鹤”号受伤;未能实现侵占莫尔兹比港,使其从海上扩大南部占领区的企图受挫;美方损失总计有: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油船“涅骚”号和驱逐舰“西姆斯”号沉没,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受伤。“约克城”号返
回珍珠港后,经过两昼夜的抢修,就又能出海执行战斗任务了。珊瑚海海战标志郎本海军航空兵作战达到了顶峰,这是日本人在整整 5 个月以前偷袭珍珠港开始的一连串胜利中的最后一次胜利。而美军则在战略上取得了重大胜利。
中途岛海战是继珊瑚海战役后,日、美双方航空母舰进行的一次大决战。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的头 5 个月里,日军夺取了马来亚、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岛屿、新几内亚的一部、新不列颠和所罗门群岛以及香港等地。至此日本为了夺取油源和橡胶等丰富的战略自然资源的第一阶段的战略行动就告完成。但是,山本海军大将以及整个日本海军都认为,他们的首要使命是歼灭美国的航空母舰。山本认为,中途岛这个弹丸之地是整个作战计划的关键。日本人一旦控制了中途岛,就等于在以珍珠港为顶点,以美国西海岸为底边的美国防御三角区上插进一个楔子。山本认为,这一行动肯定会诱使美国人出击,来保卫中途岛。迄今为止,虽然美国航空母舰取得的战果甚微,但很明显,如果不干掉他们,接踵而来的只能是灾难。
进攻中途岛的日海军联合舰队由山本海军大将指挥,辖有三个舰队、一个进击部队和两个驻岛部队。主力部队由山本亲自指挥,进击部队(4 艘航空母舰组成的特混部队)由南云中将指挥,入侵部队由近藤中将指挥,北方部队由细川中将指挥。驻岛部队中有挺进部队。另有岸基航空部队,在威克岛驻有战斗机 36 架、轰炸机 10 架和飞艇 6 架;在夸贾林岛驻有战斗机和鱼雷机各 72 架。美军由于获得日军的电报密码,早已得知日军的企图。防守中途岛的部队统由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指挥,辖有两个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和一个驻岛部队。第 16 特混舰队由斯普鲁思斯海军少将指挥,第 17 特混舰队由弗莱彻海军少将指挥,这两支特混舰队在海上统一行动时,则由弗莱彻负责指挥。另有潜艇 25 艘在中途岛西面的海上通路上布好了阵位。从双方参战的兵力来看,日军校比美军拥有绝对的优势。
1942 年 5 月 26 日到 29 日,日海军联合舰队兵分三路从本洲北部的大凑港、本洲广岛湾的柱岛锚地和塞班岛。关岛出发。赴中途岛的战斗部队大都从技岛锚地出航,舰艇行动非常隐蔽,无线电保持静默,以企图在战术上能够做到出其不意,使美方舰队待中途岛遭到袭击后才能做出反映,从而达到吸引美太平洋舰队驶出珍珠港后,逼其在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决战,而一举将其摧毁。
6 月 3 日 8 时,日本主力部队航行到中途岛西北约 900 海里处,主力部队中的警卫部队离开主力部队向阿留申群岛方向行驶,以掩护进攻该岛的战斗。9 时,由田中少将指挥的 12 艘两栖登陆部队的运输舰及其护卫舰艇已前出到中途岛西南 500 海里处,即被美海军巡逻机发现。6 月 4 日晨,日海军进击部队就要向中途岛进行空袭时,南云中将与其参谋人员还不知道他们的运输舰群已于昨日被美军发现并遭到了攻击。4 时 30 分,从进击部队的 4 艘航空母舰上共同组成的第一攻击波共 108 架飞机开始起飞,15 分钟后就起飞完毕。在 6 时 45 分距中途岛不到 30 海里处,遭到美
方飞机拦截,第一攻击波飞机起飞后,4 艘航空母舰上紧接着都忙于准备第二攻击波的飞机,以便用来进攻美特混编队。由于中途岛上的飞机都已升空,地面部队也都处于临战状态,使日方空袭未能见效。第一攻击波便在返航之际发出电报,除报告情况外,并建议有必要进行第二次攻击。7 时 15 分,南云见到电报后,就下令第二攻击被准备向中途岛攻击。这样,“赤诚”号和“加贺”号上鱼雷机就得卸去鱼雷改装炸弹。于是,已经在甲板上的鱼雷机又被回收到机库。正当人们紧张地进行卸鱼雷装炸弹之际,进击部队的搜索机在中途岛方位 10? 距离 240 海里处,发现美方 10 艘军舰,航向 150?,航速 20 节,此时是 7 时 28 分。在 8 时 20 分搜索机又进一步查明该编队中有一艘航空母舰,双方距离约为 200 海里。这时进击部队中担任掩护第二攻击波的战斗机随即升空,以加强其空中的战斗巡逻。8 时 30 分第一攻击波飞机返回,准备着舰。而早已准备就绪停在“飞龙”号和“苍龙”号飞行甲板上的 36 架轰炸机还处于待命出击的状态,不便着舰。此时南云命令先收回飞机核准备好后再出击。当各航空母舰都在整理甲板准备收回飞机之际,在“赤城”号和“加贺”号上已经很疲乏的地勤人员又把鱼雷机回收到机库去;到 9 时 18 分才将第一攻击波和第二攻击波的战斗机全部收回。最后确定在 10 时 30 分起飞 102 架飞机,对美特混舰队进行攻击。另一方面。8 时 30 分,美特混舰队中的航空母舰“企业”号、“大黄蜂”号和“约克城”号先后派出飞机攻击日本进击部队。此时双方距离 200 海里,超过鱼雷机的作战半径,但美特混舰队为了争取主动,仍冒险采取超远距离的长途奔袭。当“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舰载机到达指定阵位时,海面上发现不了任何目标,于是各飞行中队就各自分散搜索,但大多数飞机由于没有搜索到目标只好返航。“大黄蜂”号上的第 8 鱼雷机中队的 15 架飞机,在 9 时 20 分搜索到日方的 4 艘航空母舰。此时,他们已无法获得战斗机的掩护和轰炸机的配合,只好单独向“赤诚”号发起攻击,但在接近路上遭到日方近 50 架飞机的拦截,结果全部被击毁。10 分钟后,“企业”号的第 6 鱼雷机中队的 14 架飞机,接着“约克城”号的第 3 鱼雷机中队的 12 架飞机都发现了目标。各自发起攻击,但都遭到日机的拦截,只有第 3 中队的 5 架鱼雷机最后向“飞龙”号投掷了鱼雷,但无一命中。两个中队只有 8 架飞机返回。就在 10 时 24 分,日方 4 艘航空母舰上的飞机都已发动引擎,舰只转向顶风,就在起飞攻击的关键时刻,“企业”号和“约克城”号的轰炸机中队到达目标上空。这两个中队完全出于偶然,各自选定不同的目标进行俯冲攻击,他们从 5,000 多米的高空几乎垂直地俯冲到 700 多米处进行投弹,没有遇到日方飞机的拦截。此时,日方战斗机仍在低空准备拦截对方的鱼雷机。结果“约克城”号的两枚炸弹命中“赤城”号, “企业”号飞机的 4 枚炸弹命中“加贸”号,另外 3 枚炸弹命中“苍龙”号,3 艘舰都爆炸起火,并引起附近飞机、炸弹、油箱等的连锁爆炸。最后,这 3 艘航空母舰都先后沉没了。
现在,日海军进击部队只剩下一艘“飞龙”号航空母舰,他于 10 时 40 分起飞轰炸机 18 架在 6 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发起攻击。飞行途中,他们发现返航的美方舰载机就尾随飞行,但在接近路上遭到对方战斗机的拦截,最后只剩下 8 架轰炸机于 12 时许向 “约克城”号俯冲投弹,该舰命中 3 枚炸弹,经过损管,于 14 时许又可以以 19 节航速继续航行。12 时 50 分,“飞龙”号又起飞 10 架鱼雷机,在 6 架战斗机的掩护下飞向目标,在接近路上同样遭到美方战斗
想问玛丽皇后二号的资料
世界第二大的豪华邮轮玛丽皇后二号的船身较铁达尼号长,设施亦较豪华先进,其他资料的比较如下: 铁达尼号 ( Titanic ) 的基本资料:.全长269米(882.5英尺).宽28米.总重46328吨(净重21831吨).动力3000匹马力.航速23~24浬.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 玛丽皇后2号 ( Cunard Queen Mary 2
简称QM II ) 的基本资料: - 继铁达尼号之后的世纪豪华邮轮,目前仍航行全球海域,英国皇室成员、约旦胡笙国王、美国布殊总统都曾是船上客。.2004年1月首航.船籍:英国Great Britain.船身造价:8亿美金.总排水量:约93
500公吨.高度:有23层楼高 (比华盛顿纪念碑(550呎)高出2倍以上。比艾菲尔铁塔总高度(984呎)高出147呎。比西敏寺钟塔(大笨钟)的高度(310呎)高出3.5倍以上).长度:1131呎 (即345公尺)
比玛丽皇后号邮轮长113呎
而铁达尼号只有882呎长。.宽度:45公尺.吃水深度:9.75公尺.平均航行速度:25海里.邮轮气笛声可传至10哩外.推进器:4座柴油引擎、2座汽油推进器.救生艇:22艘.客房数量:1
310间.载客量:2620人 ( 加上铺乘客有3
090人).约1
253名工作人员.船上服务人员和乘客比例为1:2,每位乘客都能享有尊荣对待。.航行地区:纽约、南汉普敦间横越大西洋之固定航班;加勒比海、北欧、地中海、加拿大及新英格兰.据称搭一趟环游世界八十天费用为港元$60万元 玛丽皇后2号的设施: - 玛丽皇后2号首创的Cunard ConneXions,提供一系列丰富精采的课程,正如同海上大学一样精采,在渡假中也可学习到如何拍**、品酒大会、或是专有的天文馆认识星象,还能在晚上360度的甲板印证所学,亦可参观冠达邮轮海事博物馆,认识拥有167年历史的辉煌事迹……丰富的课程令人目不暇给。除了世界一流的健身中心,玛丽皇后2号上还提供最高品质的Canyon Ranch Spa Club,让客人完全放松身心,其他还有音乐会、社交晚宴、**节目、14间各具风格的酒吧等,让玛丽皇后2号的夜晚时光特别缤纷。 玛丽皇后2号的普世评价,她同时具有现代的风格、舒适宜人,吸收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拥有冠达邮轮公司的传统特点,例如宽阔的楼梯、宽敞的甲板、现代风格的餐厅以及面积巨大的公共场所;外型具有典型大西洋船的传统特征,采用外飘型船首,与时髦的内部风格交相辉映,将以往的优美与典雅带到了未来。 - 这艘号称具有「皇室贵族血统」的游轮在建造期间就已倍受全球注目,完工之后,更是聚焦全球的目光,于2004年1月由英国伊利莎白女王亲自主持命名仪式后,即获得全球最大且最新的豪华游轮的殊荣,盛名享誉全球,掀起一股皇室尊荣风,引领世界潮流当之无愧。 [ 精致的餐饮 ] - 玛丽皇后2号拥有多达14个风格各异的酒吧、10个餐厅!欧洲大陆各国、英国和亚洲如中印等国的饮食随时变换,21天内不断变化花样,一日六餐的国际化自助餐点,十分丰富而多样。 [ 世界级娱乐 ] - 可容纳千人兼影剧院(两层楼高可容纳1150人的皇家剧院)和天文馆等功能的多功能厅、大舞厅、夜总会、、儿童文化中心…等等,提供很多娱乐活动。 [ 运动及健身设备 ] - 游泳、打球、玩牌,或是到健身房练练瑜伽;做SPA(世界知名的Canyon Ranch Spa Club)。有健身中心、对流温水 *** 、豪华泳池,也可在甲板上享受日光浴。 [ 其他豪华设备 ] 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海上天文馆、藏书超过8000册海上最大图书馆、占地两万平方英尺纵跨二层甲板的美容美体健身俱乐部、168坪豪华……等等的高级设施。
参考: fantasy-tours/achappygo/cruise/qm_index
epochtimes/b5/6/2/24/n1235924
世界第二大的豪华邮轮玛丽皇后二号全球最大、造价也最昂贵的豪华游轮「玛丽皇后二号」八日在其母港英国南安普顿,由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正式主持命名仪式。在细雨寒风中,伊莉莎白女王亲自按钮启动机械手臂,在船首处敲破一瓶顶级凯歌香槟,象征为这艘价值五亿五千万英镑(八亿八千万美元)的豪华游轮正式命名。
Pls refer to the following Ming Pao article: mingpaonews/20070301/gsk1
参考: mingpaonews
洛克菲勒的公司被拆分为几家 现在还有影响力的有那些?
洛克菲勒
约翰·洛克菲勒 (1839—1937年) 美国实业家、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出生在美国东北部一个小村,家境贫寒。幼年时,曾将别人送他的一对火鸡精心喂养成群,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岁时积蓄了50美元,他把钱借给邻居,收取本息。在克利夫兰商业学校毕业后,曾任一运输公司会计,三年积蓄900美元。他未参加南北战争,却在战争中捞取了1.7万美元。他沉默寡言,把全部精力倾注在金钱上。23岁时,他到了钻出美国第一口油井的石油城,经实地考察,决定从事风险不大、不会亏本的炼油业。第二年与他人合资7万美元在克利夫兰建立了一家大炼油厂,采用可提炼出优质油的新技术,把竞争者远远抛在后面,获利100%。1870年,他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吞并了该地区20多家炼油厂,控制该州90%炼油业、全部主要输油管及宾夕法尼亚铁路的全部油车。又接管新泽西一铁路公司的终点设施,迫使纽约、匹兹堡、费城的石油资本家纷纷拜倒在其脚下。接着,为控制全国石油工业,他操纵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伊利公司同宾夕法尼亚公司开展铁路运费方面的竞争。结果,在8年内,美孚石油公司炼油能力从占全美4%猛增到95%。美孚公司几乎控制了美国全部工业和几条大铁路干线。1882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后来,洛克菲勒财团又形成由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四家大银行和三家保险公司组成的金融核心机构,这七大企业控制全国银行资产的12%和全国保险业资产的26%,洛氏家族通过它们影响工业企业决策。洛克菲勒财团创办基金会,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团体赠款,扩大影响和势力。洛克菲勒财团还指派亲信人物担任政府要职,如曾任国务卿的杜勒斯、腊斯克都担任过洛氏基金会董事长的职务;基辛格出任国务卿之前,曾担任纳尔逊·洛克菲勒(老洛克菲勒之孙)的外交政策私人顾问。该家族的成员也活跃于政治舞台,左右内政和外交政策,如纳尔逊·洛克菲勒就曾担任1974—1977年美国副总统。
约翰.D.洛克菲勒是现代商业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
一方面,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洛克菲勒笃信基督教,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
这种看似相互冲突的精神状态,使洛克菲勒的创业史在美国早期富豪中颇具代表性: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独有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庞大商业帝国。洛克菲勒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16岁的洛克菲勒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干货店当职员,每星期赚5美元。19岁,他下海经商,倒卖谷物和肉类。从这时起,洛克菲勒将每一笔收支记录在册,甚至不漏掉一个便士的慈善捐款。经过三年积累,22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业,并于1870年创建标准石油公司。
此时,洛克菲勒已不满足这种储蓄式的创富速度,1882年,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两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标准石油公司最后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1910年,洛克菲勒的财富已达10亿美元。好景不长,第二年美国最高法院便裁定解散托拉斯。
尽管巨大财富引起社会的警惕,洛克菲勒本人却还是那个虔诚的基督徒,严格遵循浸礼会的教条生活——不得喝酒、抽烟,甚至跳舞。与一般意义上的富翁习性不同,洛克菲勒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无甚兴趣,也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一生沉溺的爱好只有骑马。
1897年,从标准石油公司退休后,洛克菲勒专注于慈善事业。中国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其海外投资中独占鳌头。众所周知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一项事业;鲜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不过,作为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老牌美国资本家,洛克菲勒这个名字一度成为资本主义劣根性的代名词。在改革开放之初,他所代表的美国个人创富史在中国媒体的描述中得以展现,并循序渐进地辅助了中国新一代财富观的形成:在社会生活中,财富以及合法创造财富的能力理应获得正当的尊重。
如果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还在世,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000亿—根据2003年的《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为407亿美元。漫步纽约街头,你随处可以体味洛克菲勒家族过往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甚至青霉素能够普及成为一种通用药品,也同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大有渊源。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今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口油井—德雷克油井获得了商业性成功,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当时石油最重要的用途是提炼煤油,供照明之用。1870年,洛克菲勒创办了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很快,他就凭借毫不手软地挤压、吞并对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到他38岁时,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90%,并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产品的价格:在洛克菲勒时期,汽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5美分。
1911年5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依据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根据这一判决,美孚石油帝国被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然而尽管有最高法院的判决、尽管媒体此前早已将洛克菲勒定性为“邪恶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垄断资本家,投资者依然热衷地追捧这些“婴儿美孚”的股票,使得拆分后的众多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起来远远超过原来美孚公司的市值,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从前更多了。
洛克菲勒创建的石油帝国及其继承公司—埃克森(Exxon)、美孚(Mobil)、雪佛龙(Chevron),连同起家于德州的德士古(Texaco)、海湾(Gulf),英国石油公司(BP)和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并称“石油7姐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7家跨国石油公司。1999年埃克森同美孚合并,2001年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此前海湾在1980、1990年代将其资产售予雪佛龙和英国石油公司。今天,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英国石油、壳牌和法国的Total是世界最大的5个石油公司。
当约翰·D·洛克菲勒在1910年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这两点从洛克菲勒家族的中兴之主劳伦斯·洛克菲勒的一生中体现得尤其充分。
2004年7月11日,坐拥亿万家财、在美国叱咤风云的劳伦斯·洛克菲勒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3代传人,尽管含着金钥匙出生,却绝不是一位纨绔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仅开了风险投资的先河,还为美国的环保及慈善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老约翰·D·洛克菲勒惟一的儿子和继承人是小约翰·D·洛克菲勒。小约翰·D·洛克菲勒共有6个子女,姐姐芭布斯最大,其他都是男孩,从大到小分别是约翰、纳尔逊、劳伦斯、温斯罗普和大卫。劳伦斯·洛克菲勒1910年5月26日生于纽约。童年时期,劳伦斯与年长他两岁的纳尔逊关系最亲密,他们曾一同饲养兔子然后卖给科学实验室换取零用钱。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似乎很难和富可敌国的洛克菲勒家族联系起来,但事实的确如此。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之所以能获得日后非凡的成就,和他们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环宠坏,不管是老约翰洛克菲勒还是小约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相当花心思,并有一套祖传教育计划。父亲鼓励劳伦斯等孩子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奖一角钱;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价钱。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分,长筒靴每双1角。
劳伦斯的中学时代是在林肯中学度过的,这所中学以其“实践出真知”的教学理论而闻名,劳伦斯在摄影、旅游以及探险等方面的兴趣得到了鼓励及发展。劳伦斯和他的几个哥哥姐姐,尽管出生在美国最富有的家庭,但一直都保持着勤俭的美德,这得益于他们的家庭环境。小约翰洛克菲勒一直像父亲那样,定期翻阅孩子的账本,检查他们的支出。作为浸礼会教友,洛克菲勒家族抵制跳舞和酗酒,因此在他们的家里看不见富人豪宅里常有的舞厅和酒吧。虔诚的宗教信仰,令洛克菲勒家族在优越的生活中依然保持节约。
老约翰洛克菲勒曾说,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劳伦斯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赚钱的天赋,他的名下拥有15亿美元的资产,在《福布斯》全球587位亿万富翁中排名第377位。1937年,劳伦斯继承了祖父买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从华尔街踏上创业之路,开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先河。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购入更多的蓝筹股,而是开始投资并协助新成立的企业创业。他的第一次尝试非常偶然。当时,他和新婚妻子预备定制几件家具。当他看到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曲木家具照片时,预感到这些家具会成为现代家居的理想选择,于是订下订单购买了一批,在纽约开了一家专卖店。尽管许多人曾对生意前景表示怀疑,但结果家具十分抢手,直到1940年货源因芬兰冬季战争受到影响,生意才被迫中断。劳伦斯的第二桩买卖则更有影响力。他结识了一战飞行员埃迪·瑞肯贝克,认为瑞肯贝克关于商业空运即将兴起的看法很有见地。于是,1938年,他资助瑞肯贝克成立了东方航空,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东方航空也成为战后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此外,他在1939年投资的麦道航空公司也成为军用航空器的主要供货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冻结生意,进入海军服役,军阶至少校。战争结束后,他重返商场,继续寻找新创立的企业进行投资。1959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特别指出劳伦斯在“风险资本”这一新领域所作的贡献,从而确立了他“风险投资之父”的地位。劳伦斯联合洛克菲勒家族其他成员以及包括现代艺术馆在内的一些机构成立了专事风险投资的凡洛克风险投资公司。截至1996年,他们共投资221家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这些公司在得到投资后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数十年的从商经验,令他相信保持头脑灵活、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因此他很乐于接受新事物,引入新概念,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发展高科技和其他新兴行业,包括投资苹果电脑和全美最大的芯片公司英特尔集团。
从J·D·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10亿富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他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的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怀着富有的负罪感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杰出代表。
中石化,中石油,壳牌汽油有啥区别?
不同的公司,
就像蒙牛 伊利和国外品牌什么区别一样。
第一,就是壳牌大力宣传的配方汽油。
壳牌的油品虽然都来自国内炼厂,但是壳牌采购回去以后会在里面添加自己独有的添加剂,据说具有清除积碳,清洁引擎的作用。具体有多大作用谁也说不清,但这确实是它的一大卖点。
第二,服务好。
这个大家感觉还是挺明显的,以前去两巨头加油时,感觉就跟欠他们家似的,对你那是爱搭不理。
但是到壳牌去感觉就明显不一样,态度那是相当的好,还给你免费擦玻璃。所以都一样花钱,何必去看人家脸色。
感觉壳牌进来这几年,两巨头的态度也比以前好多了。大家有没有觉得呢?
第三,份量足。下面开始画重点。
其实各家油品质量都差不多,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在当前铁腕治霾的大环境下,没有人敢在质量上做文章(中石油中石化在陕西都有自己的炼厂,但是炼化能力满足不了当地市场,也会采购一部分延长的油,所以你去中石油中石化加的也有可能是延长的油。据说也有可能是山东的油,有没有了解的朋友?)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感觉壳牌的油耐烧呢?对,就是份量的问题。
所有的加油机都是有计量误差的,但是只要是符合±2‰国家标准,都是合格的。以两巨头的市场地位,就算我少给你2‰,你也没脾气。
但是壳牌不一样啊,由于管理理念的不同,又是新手,所以他不会。特别是初期为了快速抢占市场,甚至还有可能多给你。这一正一负,差距就出来了。可不要小看这千分之几,日积月累呢?
第四,关于价格问题。
目前的成品油市场,总体来说还是供大于求的,所以各加油站都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优惠促销活动。
由于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问题,批零差价可以达到一块钱以上,甚至更高。所以,加油站就算一升优惠一块钱,还是可以赚钱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