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怎么觉得石油短缺是个很扯淡的问题

2.电动汽车会因为油价上涨而涨价吗?

3.烧92号汽油的汽车一直加95油有影响吗

4.拜拜,石油

5.那年我十二岁 作文,600字以上,谢谢

我怎么觉得石油短缺是个很扯淡的问题

油价调控-油价调整机制扯淡

我觉得石油短缺这个问题不扯淡,倒是觉得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坑爹企业还要给汽油涨价,要国内油价接轨国际,这个很扯淡。

石油资源我认为还是很宝贵的,是别的能源代替不了的。主要是石油的下游产业涉及太广了。除了咱们开车加的汽油柴油、家里的燃气,其他的化工产品几乎都和石油有关。还有的像什么乙烯乙炔、沥青、涂料油漆、化肥、塑料什么的,甚至还有衣服(只要不是100%皮草、纯棉、丝绸,绝多数现在的料子都有化工成分)环顾客厅,从吊顶到地板,从电视机到沙发,都有涉及,这些可是用酒精办不到的啊。

电动汽车会因为油价上涨而涨价吗?

会涨价!油价连续上涨,很多人调侃“开不起燃油车了”,表示要为当初嘲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而向“尊贵的新能源车主”道歉。也有人表示,要卖掉燃油车,换成新能源汽车。

不过,新能源汽车近期也迎来了涨价潮,涨价幅度直追油价。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的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猛涨,经过动力电池厂家的传导,最终还是蔓延到整车企业。

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

3月19日晚间,威马汽车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供应商供货紧张等因素影响,将对在售车型价格进行调整,综合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为7000元至26000元不等。

威马汽车的加入让新能源汽车“涨价大军”又添一员。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几何汽车、奇瑞新能源、长城欧拉等车企也纷纷宣布,对旗下车型上调售价。

烧92号汽油的汽车一直加95油有影响吗

烧92号汽油的汽车一直加95油有影响吗

烧92号汽油的汽车,一直加95的油有影响吗?质量好的汽油确实可以省油,但是结合目前油价比较高的情况,这种省油本质上是文字游戏!我们可以通过添加相同体积或数量的燃料来具体评估哪种方式更经济!

#95无疑会比#92跑得更远,如前所述,顶多能跑5%左右,但要多花8%的钱!所以根本不省钱,不省钱=不省油!给定相同的石油价格,#92比#95跑得更远是肯定的,因为#92可以比#95至少增加8%,同样的钱。

92号可以做到最低节省3%的油钱!未来,高品质汽油的普及无疑是大势所趋,连95号汽油都制定了国六标准!这种高品质汽油的普及,对于广大汽车爱好者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时代在进步,未来涡轮增压很可能会普及。

其实95号机油你只多花3%的钱,却能体验到更好的车子性能!即使能保持自然吸气,继续追求热效率,也很可能将压缩比提高到#92不再适用的地步!车用汽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C4~C12。

即: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组成。成分,主要是C5~C9。所谓95号汽油的辛烷值是指:汽油的“抗爆”性能与标准燃油相对应,标准燃油含有95%的异辛烷和5%的正庚烷,与标准燃油无关。

汽油的组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并提供更大的动力,现代汽车发动机采用了许多技术手段,其中之一就是提高气缸的压缩比。说#95和#92的热值不一样是扯淡,两者的区别在于抗爆性能。

也就是汽油辛烷值的区别。爆震是指发动机内的混合气体因达到一定温度而被压缩时发生的剧烈自燃现象。一般来说,压缩比越高越容易爆震,所以需要使用品质更高的汽油,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汽油种类的不同主要影响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简单地说,ECU根据爆震情况调整点火正时。因为#95汽油的点火正时是延迟的,所以可以在压缩比更高的环境下燃烧,但是这需要检查你的车能不能超过#92汽油的爆震极限。

也就是说你的压缩比还有连92号95号汽油都达不到极限。因此,一般来说,在高压缩比、涡轮增压的车型上,#95和#92汽油的区别更大。无论是在汽油中添加添加剂以提高抗爆性能,还是在柴油中添加添加剂以提高抗凝性能,都需要额外的费用。

标记越高,油越贵,但这并不意味着标记越高,油就越好。在汽油发动机中,这种抗爆性能与车辆的发动机设计——压缩比直接相关。低压缩比的车用劣质汽油,高压缩比的车,尤其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用优质汽油。

发动机的压缩比越高,机油的抗爆性能就必须越好,以确保燃油在最合适的时间被点燃。为此,需要指出的是,您的爱车必须使用相应设计级别的汽油,长期使用较高或较低级别的汽油会损坏发动机,增加发动机大修时间和里程。

另外,燃油标签本身与环保没有直接关系,但即使是汽车使用不符合设计标签的机油,也会导致汽油燃烧不充分,影响环保。使用劣质汽油,如果加油站不是很正规,辛烷值没有达到汽车推荐的最低等级,就会发生爆震,即汽油注入气缸,活塞移动。

由于压缩空气产生的热量非常高,火花塞在点火前会自行燃烧。此时发动机抖动、无力,积碳增多。如果是硬的,敲击气缸,拉动气缸,然后超越它。所以如果你的车推荐92号或者更高标号的汽油,加92号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加95更好。它提高了性能并降低了油耗,但并不能省钱。因为节省下来的油耗还不够两者的差价。添加低于92号的汽油会损坏发动机。

拜拜,石油

文?|?Karakush

很久以后我们回看本周一(8月31日),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时代劈叉的重要时刻。

这天的一个大事是,特斯拉正式拆股。原来每股价格2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13,671元),1拆5,到当日收盘每股报收498.32美元(约合人民币3406元)。

拆股后,股价变低,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多(原来你每持有一股,1拆5后,会额外获得4股,一除一乘保全价值),其他几乎没什么影响。它的目的是降低买进门槛,吸引那些买不起高价股的个体户入局,更多人更多投资。

今年以来,你可能一路眼见特斯拉从400多刀膨胀到2000多刀,每一天都想锤爆前一天的自己,为什么越来越愚蠢,又错过了实现财务自由的风口。现在风口回来了,猪们要飞赶紧。

近些年不太流行拆股的,2000年以前倒是很常见,股价突破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84元)基本就会拆。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标普500成分股中,约41%的股票目前交易价格高于100美元,但今年只有三家拆股(特斯拉非成分股不在其内);对比1997年,则有102家。

当然,此间全世界散户的经济实力都有所提升,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84元)已经不是阻碍追高的门槛了。比起更高的拆股心理线,我们更常见到的是天价股。比如亚马逊,上市20多年没拆过,目前股价屏在3450美元(约合人民币23,582元)上下;谷歌(Alphabet)的两类股票交易价格也都在1600美元(约合人民币10,937元)以上。

相比20年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交易机制在进步,数字化系统让不少券商提供面向散户的零碎股自助交易,还有免佣金等措施,降低了拆股的必要性。毕竟这也是有行政成本的。最终拆或不拆,还是取决于整体利弊权衡。

一般来说,拆股是可以短期促涨的,因为很多人觉得这是哥们儿有实力的表现。

置于特斯拉身上,则例行公事地变得抓马起来。如果把股价再粘回去,那么自8月11日公布拆股计划至拆股日,特斯拉相当于涨超81%——自然是大大超过均值,一般情况是宣后上涨2.5%左右,一年内上涨5%左右。

这反映出时下一个普遍的投资心态:面对热门科技股,憋足气猛上准没错。且不提短线爆炒;如果耐下心来和它一道岁静十年二十年,回报很可能比你熬夜苦干十年二十年要高得多,甚至稳定得多——即便拆股,仍有分析师保持原来的预期,认为2024年特斯拉股价能触及7000美元(约合人民币47,848元)。

特斯拉,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苹果。如果你在十年前就开始持有苹果的股票,至今收益率能超过1200%;特斯拉上市十年也差不多是12倍。而在周一这天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苹果也完成了自己上市史上第五次拆股,他们是1拆4,由原来每股价格近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418元),来到目前的131.4美元(约合人民币898元)。

有意思的是,苹果拆股直接导致了这天的第三件事——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被踢出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公司之列。道指成分股仅30种,要以此反映市场财务指标,可以说个个是最具行业代表性的知名大公司。

表面上看,这是纯数学因果。由于道指是价格加权指数,高价股比低价股更有影响力,拆股不会直接导致指数下跌,但会使得个股在其中的影响力下降。也就是说,苹果拆股后,对道指每日走势的作用就变小了,并且把道指中科技股的权重拉低了近7个百分点,降低了道指对科技股的敞口。

兹事体大,于是道指进行了一次七年以来的重大调整,三出三进,都是以高价股替代低价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埃克森美孚是被软件公司Salesforce取代的,这就多了些板块取舍的意思,牺牲一个能源股,来维持科技股的权重水平。这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对当前投资倾向的一种反馈。

这件事在8月24日就宣布了,让华尔街唏了老大一嘘,实际生效是在8月31日开盘前。三件事交集在同一天,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时代隐喻:科技板块早已为王者,成为经济的重大驱动力,而以石油气公司为主的能源板块,则掉出了工业顶级梯队,在走向历史舞台的边缘。

能源股的市场地位原本是很吃重的,道指是一个风向标,成份股往往可以反映出经济结构变化,80年代能源股在道指中的权重曾到1/4,其繁荣昌盛也并不局限于工业化早期或科技股启蒙时代。

埃克森美孚是最佳缩影。它自1928年就被加入道指,在2018年通用电气被踢出后,便是道指中资格最老的成分股。闪瞎一切狗眼的高光时刻实际上并不悠远,在2007年其市值一度超过5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86亿元),到2011年它一度还是美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然后其市值被苹果超越,然后被亚马逊、微软以及越来越多科技巨头超越,然后被挤出美股前十,然后市值缩水到1700多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20亿元),到今年受到疫情和油价影响,业绩上出现了本世纪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二连亏,不仅大力削本,还在准备裁员。

往大了看,本世纪10年代,整个能源股是和科技股、金融股并重的三大巨头;如今能源股沉底,雪佛龙是目前唯一一家尚留在道指的石油气公司。

标普500或许能更精确地反映能源股的卑微地位,比起道指,它的成分股覆盖了500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加起来占美股市值的80%。截至8月31日统计,能源板块的权重已经降至2.3%,是11个类股中最小最小的那一个。

对应地,其在指数中的影响力也是最小最小的那一撮,这是近30年以来的最低位,能源股从来没这么衰过:

其表现也实在是很无力,标普500今年最差的板块就是能源,跌幅40%,同期指数整体是上涨了6.6%。当然,今年有今年的情况,疫情打击了石油气市场需求,导致油价暴跌,而能源股与油价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2020这块遮羞布,也是遮不住前两年就开始的颓势。2018年、2019年,能源股就是最弱的类股,去年整体总回报率仅为6%。

过去十年,能源板块涨幅为34%,对比同期科技板块大概是翻了四、五倍。现在标普500前十大,没有一个能源股,前六席都是泛科技股,这些公司都能以一己之力单挑超过整个能源板块的市值。真正的Tech?Rules。

事实上,在今年以前,许多投资者已经对以埃克森美孚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行业失去了兴趣。而踢出道指这样的象征性事件,加剧了市场投资的负面情绪。现在还想着要冲进去抄底的人,都是怀抱大爱的猛士。

埃克森美孚对此表现得不以为意,认为不影响业务,也不影响长期基本面。他们仍旧会把关注重点放在满足世界能源需求上。显得非常头铁,同时也有些蒙眼自我安慰的感觉。

华尔街不看好也是有来由的:

一来,是由于2010年代的页岩革命加上OPEC的大力输出,石油气供应过剩,油价难以复兴到以前的高位。这个因素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善,已经有点类似行业常态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的大规模运用,让市场对石油需求见顶抱持担忧。一个炸唬的表现,就是特斯拉效应,未来电动车将普及,燃油车被规模化替代,石油需求会因此下降。

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电动车低市占、低普及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相信“终有一天电动车满大街”的未来图景,即便是在几十年后才能成为现实,也不影响现在就投资。市场愿意重押未来,何况眼下势头猛增长快,在新车市场成为主流或许不用太漫长的时间。

而以特斯拉为原点,新能源还将渗透到更广的领域,产生更大的需求,替代更多的石油气能源。特斯拉的终极愿景不是造车,其顶格故事是加速世界能源的转型。电动车是一个重要的实现手段,尽管这个手段干得比很多终极目标都强,也干得远好过特斯拉自己的其他板块,比如储能和太阳能。

如果站在这个层面——在7月,在特斯拉市值超过丰田、让车圈激动地嗷嗷叫之前,其市值刚站上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71亿元),就秒掉了埃克森美孚;而到了8月,特斯拉股价突破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671元),市值站上4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342亿元)时,则超过了埃克森美孚加上壳牌加上英国BP三家油圈巨头的市值总和。

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算是能源转型的一个标志。

在传统能源玩家看来,是扯淡的,新能源或许会增加,但石油也不会亡掉。埃克森美孚曾预计,未来20年石油需求将继续上升;雪佛龙也预计,到2040年石油行业将支出1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万亿元)补充石油储备来满足市场需求。

这很可能是真实的。在昨天李一帆同志的两桶油文章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也提到了石油不仅是用于生产动力燃料,也炼化很多基础产品。需求一直很大、很刚。

但是刚需并不妨碍它变得边缘化。实际上,近几十年来,石油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即使是金融危机经济衰退,需求也相当具有弹性。抛开此次疫情这种黑到懵逼的天鹅因素,石油需求在过去35年里只下降了两次,降幅甚微——又如何呢。式微还在式微。

此外,环保主义的影响今后会持续扩大。越来越多国家和组织,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人类社会责任也好、经济结构转型也好、政治立场人设也好、跟风大哥站队也好,都从政策上制定了指导方针。比如说汽车领域,很多地方就有燃油车退出时间表。

欧洲国家的政治氛围尤其激进,能源公司被指摘为全球环境问题的源头,甚至在一些白左和环保人士看来,能源公司就和公司、烟草公司一样,背负了些道德包袱。

在此不论对错,到底能源对地球变暖负多大责任、新能源是不是就干净得像圣母一样光辉,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种倾向在政治中已经抬头了,它为新能源大趋势保驾护航。

事实上,在油圈内部已经产生了意见分化。以世界五大超级石油公司来说,北美的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欧洲的英国BP、壳牌、以及道达尔,有非常不同的策略。

北美的那两家,就是抓住自己的立足点,把继续提高石油产量作为投资重点。

而欧洲的三家公司,则是各有转型之势,比如制定零碳排放目标。英国BP公司,非常辣手地削减炼厂产能,计划十年后油气产量下调40%;每年还将拿出约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2亿元)投资低碳领域技术研究。壳牌和道达尔则是通过投资并购,进入光电、风电、碳捕集、充电桩等业务。

从我们汽车行业的经验来说,转型是高风险高投入的选择;当然,在时代变化面前,头铁也是同此安危。在分析师看来,传统能源公司可以效仿同样徒有市场、没有梦想的烟草公司的做法,把利润用于高额派息来留住投资者,但是前提也是先恢复疫情前的需求,才有能力维持这样的手笔。

有朋友可能会质疑,资本市场算个鸟,石油气能源在全球经济中还是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们要脱虚向实,以实体论胜负。True。资本市场是一个现实的棱镜,一定程度折射基本面,同时带着很多很多预期与梦想。

一个有些偏门但不失说服力的实心观察点,是现代国际纷争。上世纪90年代,直到本世纪初十年,跨国大战的导火索都可以追溯到对石油资源的战略性争夺;而眼下大国之间的焦灼点,则是在比如华为和抖音这样的泛科技公司。

或者打个比方,就像卷筒厕纸,全球78亿人口,大多数人每天都得用上几格,海量市场、铁菊刚需,非常必要,但是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能源还是比厕纸重要得多,所以资本市场各种指数都保留了一些敞口,来来往往的,没人知道世界什么时候会突然又开始回归。或许在一场全球性天灾人祸之后,油田都炸了,石油变成了稀有资源,那么这些大佬可就按着苹果特斯拉爆锤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那年我十二岁 作文,600字以上,谢谢

那年我的确带着红领巾,认为这是染着鲜血的一块布。今天翻开一本老日记本,竟然写着这么一段话,字写得很差,幼稚而不失天真: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我确实变了。香港回归了,我很高兴,现在想来,我高兴个啥?我在日记本中记下的捐款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今天翻出来,即使这本日记本没有被白蚁啃噬过,我也相信它一定怀揣着一个少年纯真的心。当时我的信念是,无论如何,不能不捐款,人家都等着急用;可现在我知道了,随便什么捐款真的犹如一个弱女子手中的金币,虽然自己不捐出去,也会有人来抢。事实上,我们总是被捐款;而我,感到了自豪,为了国家,为了自己身边的人。现在想来,我自豪个啥?

那时候,我的日记大概只有两种内容:一种是今天学到了什么成语,另一种是今天碰到了什么好人好事……那年我十二岁,这基本上也是人开始变得不再那么容易相信这个社会的底线年龄,很多人,在更早的时候就不相信了,我算是醒悟比较晚的;这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内心缺少一种东西,直到初二我才知道有一个词叫“religion”。一开始英文水平不够,看不懂詹姆士王钦定版本的圣经,只能看中文的,后来才知道懂了英文也没有用,旧约原文是希伯来文的,而新约是希腊文的。那时候看书没系统,只知道中国古文就那么几篇,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连祖国的文字都不懂,我们本应该写繁体字的,大家看着线装书只知道这是旧货店里几毛钱的东西,而现在又有很多人懊悔那些破书中藏有那么几卷价值千百万的宋元古籍。这十几年长见识的根本不是在学校做题考试,而是在于我遇到了一本书和一个老师,眼界开了,意识变了,自然觉得捐款这种事情确实有必要,但没必要给这么一个烂摊主。“你我之间有一道深渊”,圣经上的先知是这么说的吧。

那年我十二岁,喜欢记日记,写简体字写坏了手,后来才发现,《说文解字》告诉了我不少汉字的真相,同时也揭露了不少我应该笑话的东西;繁体字,我很喜欢,后来非常喜欢写,但语文老师总是批评我,高考作文要求里也有这么一条:不准写繁体字。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血液里流淌的东西,为什么要掐住?那年我十二岁。

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上,我第一次知道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知道能破除一切封建迷信,可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依然愚蠢而无知,现今人们的满足总是物质上的,他们并非不去修身养性,而是他们骨子里缺的东西需要狠狠地满足,并无其它高层次的需求;假如你有高尚的需求,那么人家来一尝这味道,就一个字:酸。我十二岁的时候很喜欢吃甜食,现在也还是喜欢冰激凌,唯一不同的是多了很多添加剂。

那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总是激励着我,可多少年后,我发现这竟然是一句非常扯淡的话,非常扯。我们教育系统衡量人的机制就是上学时考高分,毕业后挣大钱;“上进”速度之快,犹如1000公里两年多就竣工的铁路,以至于我们的老师来不及教我们做个好人,可以说,没有后来那些书籍来补充我的精神世界,我早就枯萎掉了;因为,当一人连基本的好坏、善恶都分不出来的时候,那他心里该多黑暗啊。我们的老师,特别是我们十多岁时候的老师从来没有引导我们去碰一些我们这生该读的书,而替代之以解体大全、强化训练这些垃圾;想想看,这和婴儿喝三聚氰胺有啥区别?不就是往脑子里灌一些白痴的软件么?那年我十二岁,总算没太认真去花时间去解题,以至于到了高中的时候,在桌肚里偷看《》,有人说,去往极乐世界、名列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应该被它取代。有次高中的时候,我的随身听被一个喜欢陶冶情操的老师给收掉了,她后来竟然退还给我,原因是里面有个喉咙很粗的女人在唱歌,老师的耳朵受不了:其实那是《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十多年后,我再来听萨瑟兰主演的她,嗓音是多么美妙啊!可那年这盘磁带被收掉后,就被弄得磁带抽得满机器都是,显然,我没有被尊重。可是,我们什么时候被尊重过呢?被谁?哪个国家?自己人都不尊重自己的同胞,那还谈什么被其他人尊重?

现在,我捐款的数额逐年减少,而有时候走在大街上,都喜欢顺便给乞丐一些硬币:又有谁知道,这些乞丐不是上帝派下来的天使呢?给他们一些零钱胜过某些人整天挥舞着红色的钱砖逢场作秀吧?过了十几年,乞丐是不是需要更多的钱维持生计?因为,物价不是涨了好多么?小时候总是以为一块钱能买好多东西,后来发现100块连一个东西也可能买不了。 当然,也有人捐款就是捐几张字画,说自己的艺术品二万块钱一平尺,十二岁的时候我可从来没听过这种事;后来经手了几个所谓名家的书画展,原来他们描绘的“蓝图”其实就是房地产,人家卖房子的一万多一个平米,他们卖字画的两三万一平尺,后来我都叫他们“即时房地产大亨”,因为他们瞬间挥毫泼墨一张字,就是一百万。所以很多人又挤破头去书法协会,可进去了才知道,自己还要“论资排辈”,艺术家的字并不用艺术来衡量,而总在于官的大小。对于这种流氓组织,我可从来敬而远之的。

现在的环境犹如一条商业街,只有一家超级shopping mall ,服务、东西再差,也有人来买,因为没有选择;有人说人生就是选择,其实人生就是没有选择。假如开了第二、第三、第n家shopping mall,你是不是喜欢选择服务、东西更好的那一家呢?所以垄断是魔鬼啊,它让人毫无选择,还要人说它非常好,有着救世主的荣耀,要日日称颂。早的时候,油价便宜,用着也好;可现在呢,我不是不想开车,而是讨厌花了自己的血汗钱去养肥了一帮畜生,一帮不劳而获的彻彻底底的人渣。

当没有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不去开启这个选项”,走自己的路试试看吧。十二岁的时候傻了,但仍然相信这个世界;十多年后“聪明了”,可是变得胆小、趋利避害起来,不再有相信这个世界的勇气。

那年,我十二岁。

(摘抄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