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成品油市场之怪现象:油荒是垄断造成的吗

2.菜籽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中国成品油市场之怪现象:油荒是垄断造成的吗

贵州油价调整时间表-贵州油价下跌的原因

有一部分是的

成品油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倒置,由于零售价格限制,油站限制供油减少损失,造成加油困难。

“十一五”规划中关于节能减排的压力,导致各地拉闸限电,然后导致柴油发电增加,导致柴油供应紧张。

应对策略

编辑

出台更为合理的油价调控机制与石化企业利润监管机制,限制私有车辆增长量,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从长远看,还需国家加大对汽车相关行业科技研发的支持,降低车辆油耗的同时开发多种绿色动力驱动车。

相关报道

编辑

石化双雄表态:柴油荒下月底结束

在连续8个月柴油库存下滑之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世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石化柴油库存已于上周末开始止跌回升。他预计,1个月后,中石化的柴油库存应该能达到正常水平,12月底柴油紧张的局面就会结束。

对此,中石油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作出了类似表述。

分析人士表示,原油连日下挫引发国内市场观望,国内柴油资源日渐宽松,沿海重点城市两大巨头旗下加油站对外销售控量从紧变松,零售环节资源紧张有望进一步缓解。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中石化的预计过于乐观,年底企业用电、煤炭运输用柴油需求还将增长,油荒缓解有可能,结束还看不到迹象。

库存首次止跌回升

“最近,特别是近2个月以来,公司柴油库存下跌得很厉害。”夏世祥说道。自8月份开始,国内成品油库存显著下降。据新华社发布中国石油库存数据,9月份,柴油库存环比下降8.6%;10月份,柴油库存环比下降10.7%。

息旺能源的分析师廖凯舜称,3月份,国内成品油库存处于正常水平,估计在1700万吨左右。但到10月末,成品油库存跌到1400万吨,柴油大概在900万吨左右,柴油库存只有625万吨。

记者从两石油巨头处获悉,柴油库存首次出现止跌回升情况。中石油有关人士表示,公司柴油日加工量保持在4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期随冬季需求回落,柴油库存将上涨。

夏世祥称,柴油库存止跌回升主要是柴油增产、进口增加、推迟炼油厂检修等一系列措施的结果。

据统计,截至11月16日,国内主营48家炼厂开工率为87.06%,较去年同期的年内高点86.43%略高。两巨头还将进口近50万吨柴油。

对于有媒体提出的两大公司零库存机制,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兴权表示,“中石化成品油供应只有40%由管道输送,不需要周转,不用库存,但是大部分的成品油是通过水运、铁路、汽车配送的,没有库存无法实现周转。”国家要求库存油能满足1个月的周转,各石油公司可以视具体情况掌握,国际上惯例是2个星期或22天。

专家称:预期或过于乐观

夏世祥透露,两大公司将向市场新增加100万吨的柴油供给,实际消费需求没有这么多,沿海、沿江、华东、华南柴油紧张正在缓解。据息旺能源的监测,沿海重点城市加油站基本敞开供油,如广东、上海、山东、江浙以及河北中石化已基本放开销售。但华中等内陆地区仅有湖北中石化等少数城市放开;西南地区则只有广西放开,其他各地主营加油站仍限量。

“加油站排队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之前每辆车一次限供200元~300元的柴油,现在增加到限供500元~600元。”夏世祥说道。

据广东中石化内部人士透露,每个销售公司的零售量都明显较上周增加约5%~10%不等。

中石油有关人士称,公司在东北、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加油站已敞开供应,并将根据各地供需情况陆续扩大到全国。

廖凯舜说:“国际油价连续下挫,两大公司释放出资源增加的利空信号,投机囤油者受挫,减少购进,柴油资源已从紧张困局走出来。”

夏世祥认为,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不再上涨,恐慌性需求下降,12月底柴油荒或将结束。

不过,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说:“年底节能减排压力大,对企业拉闸限电会继续;12月也是企业交货的高峰期,用电量大,只能增加柴油发电;加之,今年新增上亿吨的煤炭,外运柴油需求很大,因此,缓解有可能,结束还看不到迹象。”

油荒并未缓解

编辑

尽管“两桶油”在纷纷表态加大柴油供给,不过,民营石油商们并不买账。继上个月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炮轰”两桶油断供后,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也站出来,大倒经营苦水,指责“两桶油”蓄意制造油荒混乱,并呼吁国家有条件放开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垄断局面不改观,油荒会持续蔓延。”该商会执行会长齐放说。一边是两桶油指责民营加油站囤油惜售,一边是民营石油商反击两桶油借垄断控制市场。双方各执一词,而柴油荒的困局何时能解?[1]

5万家民营加油站很饥渴

“现在高价油也买不到了”

“又无奈地谈油荒,又不情愿地表达,又艰难地维计生存,又很不体面地面对消费者。”同样是商会执行会长的钱其连用了这个排比句表达自己纠结的心态,“如果你们是搞石油的,现在会跟我心情一样。”他同时是南京蓝燕石化储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旗下有多个加油站。据其介绍,其下属的加油站有的仍在卖柴油,但是“卖一升亏两三块钱”,有的干脆停供了。“现在高价油也买不到了,我只能保证在南京市里的两三个加油站对外供油。”

齐放则指出,“两桶油”干脆不给油了,民营石油商基本上“买不到油”,他们只能从中介机构和利得财富高价买油。其加油站采取柴油限量供应,每次只给加几十升,“给点油把司机哄走”。而据张跃会长介绍,全国约5万家民营加油站“柴油基本上全部供应紧张”。

两大石油集团,并要求“两桶油”加大敏感及库存薄弱地区的资源投放,保障农业“三秋”生产等重点用油需求。“两桶油”随即披露在采取多项举措保供。不过,近一周来,民营石油商们并没有感觉到柴油荒有所缓解。“还没明显好转。”钱其连认为,如果能买到比零售价低的油才意味着好转,但还买不到。据其描述,过去一段时间来批发价已经超过零售价,价格倒挂现象严重。本来按照相关规定,成品油批发价要比零售价低至少300元。

否认囤油惜售

“赚的差价不够付利息,况且哪有油源可囤。”

自上个月开始,山东、河南、江浙、两湖、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等局部地区陆续出现柴油供应紧张局面,部分民营加油站抱怨限供、停供,甚至有城市出现排队加油现象。在两大石油集团看来,本轮柴油供应紧张的原因主要有国际油价强劲反弹、信托网建设不均季节性消费需求回升以及部分社会加油站出现“惜售”,甚至囤积居奇。对此,会长们集体否认。

“没有这回事儿,现在囤油不是傻了吗。”钱其连指出,一吨油8000多元,油价这么高没必要囤油。况且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囤油一般会选择在圣诞节到春节期间,赌来年春天开工行情,时机不对。他自己的库里基本上没有存油。张跃也表示,存一万吨油光资金就要压近亿元,而且也不合算,赚的差价不够支付利息,况且哪有油源可囤。

参考资料

1. 发改委约谈后柴油荒未缓解 5万家民营油站很饥渴

菜籽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近几年来,影响我国菜油价格的因素日益增多。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国内菜籽种植面积和菜油产量波动较大;入世后,我国油脂和油料进出口量逐年增加,菜油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菜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比例逐年增加,生物柴油需求对我国菜油价格影响日益增大。

1、我国菜籽供应和价格

菜油作为菜籽加工的下游产品,其价格受菜籽价格影响很大,而菜籽价格又受油菜种植面积、产量、供求关系决定。

(1)我国油菜种植面积

油菜种植面积主要受农民种植油菜意愿影响。农民是否愿意种油菜主要看:上年菜籽收购价格及油菜种植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小麦、棉花等其他争地农产品种植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近年来由于油菜种植比较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较低,又加上菜油种植劳力消耗大,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有所下降。2007年9月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加大了对油菜种植的扶持力度,首次给予油菜种植10元/亩补贴。随着国家对我国油脂供给安全问题逐步重视,扶持力度加大,对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尤其是长江流域冬闲田的开发利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2)天气状况和单产

我国菜籽种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影响菜籽最终产量的是单产,而单产受天气影响巨大。菜籽在生长过程中,受冻害、干旱、低温、洪涝影响较大,尤其在生长后期和收割、脱粒、整晒期,如果遇到遭遇灾害性天气,将会使菜籽品质降低,单产下降,出油率降低。如2002年我国菜籽产量有预期的丰收逆转为减产,主要原因就是在临近收获时长江流域长期(连续20多天)阴雨天气影响了最终收成。2008年菜籽南方云南、贵州等地受到大雪和低温冻害天气的影响,但在菜籽生长后期天气较为理想,部分弥补了前期不利天气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菜籽生长及收获过程中的天气变化。

(3)菜籽收购价格

菜籽收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菜油的生产成本和压榨效益。压榨效益是决定菜油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加工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将会停产,从而减少菜油的市场供应量。每年6到10月份菜籽收购价格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收购价格取决于农民出售心态和油厂对后市油价走势的预期。如果市场预期减产,则会导致农民在收购初期进行观望乃至惜售,收购价格上涨,产需矛盾加剧,在部分地区和一定阶段出现油厂抢购和囤积。因此,密切关注菜籽的收购价格及进度是分析菜油价格的重要一环。

2、菜油的供求关系

(1)产量

菜油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菜籽供应量、菜籽压榨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菜油的产量与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菜油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菜油产量减少,价格相对较高。

(2)消费量

近年来随着豆油、棕榈油进口的不断扩大,对长江流域传统的菜油消费区域的消费习惯起到一定的改变作用,不少传统的菜油消费区域也逐步接受了豆油消费。但尽管如此,菜油传统消费市场依然存在,一旦菜油减产幅度较大,而进口菜籽也不能弥补国内的供应缺口,则菜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就较为突出。

(3)季节性规律

菜油年度内价格变化的一般规律是:5——6月新菜籽逐渐上市,菜油价格开始回落;7——8月份菜油供应增多,价格最低;9月底双节临近需求增大,价格开始回升;10月份以后,气温下降,棕榈油消费减少,菜油消费增加,价格进一步上升;12月到次年1月份,菜油进入需求旺季,价格攀高,并保持高价到新菜籽上市。受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其他植物油供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菜油季节性价格变化规律更加复杂,甚至出现反季节性变化。

(4)进出口量

菜籽的进出口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外菜籽、菜油的价格。近年来我国菜籽和菜油的进口量一直不高,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不到10%,主要原因是国际成本较高,无法进口。2005年以来国内很多厂商密切关注进口菜籽行情,一旦国内外价格合适,菜籽进口将会大幅提高。从的趋势看,随着我国人均油料消费的不断增长,国内菜油供求缺口不断加大,我国菜籽和菜油进口总量有望增加。

(5)菜油库存

菜油库存是构成供给量的重要部分,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在多数情况下,库存短缺则价格上涨,库存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菜油具有不易长期保存的特点,一旦菜油库存增加,菜油价格往往会走低。我国菜油库存除了商业库存外,还有国家储备。国家储备主要在浙江、安徽和四川,每年都要轮换50%,数量较大,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国家储备轮换时间、进度和流向。

(6)生物柴油的需求

原油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2006年生物柴油产量的大幅提高,是全球植物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也波及到我国菜油价格。在欧盟各国政府通过免税等优惠政策的扶植,使得以低芥酸菜油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已经实现规模化,并已经成为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以来,欧盟地区生物柴油的菜油消耗量占总菜油消耗量63.7%,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3、相关及替代商品价格影响

(1)菜油与菜粕的比价关系

菜油是菜籽的下游产品,每吨菜籽可以压榨出大约0.38吨的菜油和0.6吨的菜粕。菜油与菜粕的价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菜粕主要用于淡水养殖业,其他品种的油粕很难替代菜粕的使用。如果我国淡水养殖业效益较好,菜粕用量就会放大,菜粕价格就会回升,就会拉动菜籽的收购价格,油厂开工率增加,菜油供应增加,价格会出现下跌;菜粕出现滞销的时候,油厂会降低开工率,菜油产量就会减少,菜油价格往往会上涨。

(2)菜油与其他油脂的价格

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作为一个油脂板块,豆油、菜油、棕榈油之间互相影响、密切联动。在国内,不同油脂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如果菜油价格过高,精炼油厂或者用油企业往往会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或者进行掺兑,从而导致菜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菜油价格回落。因此,要把菜油放到整个油脂板块中去分析,密切关注三大油脂间的市场题材和价差变化。

4、国际市场相关油脂的供求及价格

世界油料生产形势特别是美国大豆生产进展状况、马来西亚棕榈油供应形势、加拿大菜籽生产形势以及主要进口国进口需求状况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受世界植物油各品种供求不定和菜油自身供求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菜油价格波动频率增加,价格风险剧增。

5、油厂综合成本的变化因素

油厂综合成本如利息、税金、煤价、溶剂油、员工工资、修理用材料等要素的提高或降低都会对菜油价格产生波动。